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中东11国突然联合声明支持叙利亚!伊朗竟不在列,约旦最可恨?

发布日期:2025-07-26 07:08    点击次数:91

一纸联合声明,十一个中东国家齐声支持叙利亚主权,背后却藏着地缘政治的微妙博弈。约旦外交部7月17日突然发布重磅消息:约旦、阿联酋、沙特、土耳其等11个中东国家联合发表声明,共同支持叙利亚的安全、统一、稳定和主权,反对外国干涉叙利亚事务。

这份名单上,埃及、卡塔尔、黎巴嫩等地区重要国家赫然在列,却唯独不见伊朗的名字。就在声明发布前三天,叙利亚苏韦达省爆发激烈冲突。德鲁兹武装与贝都因部落交火,叙利亚政府军介入后局势更加混乱。而以色列趁机以“自卫”为由,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发动空袭,造成平民和安全人员伤亡。

签署国包括约旦、阿联酋、巴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曼、卡塔尔、科威特、黎巴嫩和埃及。这些国家过去两天通过外长密集磋商,最终达成一致立场。声明措辞强硬,直指当前叙利亚危机的核心:反对外国干涉叙利亚事务,支持叙利亚安全、统一、稳定和主权。各国外长特别谴责以色列对叙利亚的袭击,认为这是公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是对叙利亚主权的侵犯。

声明中明确要求联合国安理会确保以色列全面撤出叙利亚,停止所有针对叙利亚的敌对行动。这一集体发声,展现了中东国家面对外部干预的共同焦虑。以色列自去年12月叙利亚政局剧变以来,以“自卫”为由占领戈兰高地缓冲区及毗邻地区,并在叙利亚南部建立所谓“防御区”。以色列还公开要求苏韦达等叙南部三省“彻底非军事化”,拒绝叙政府军进入。这种扩张行径显然已触及地区国家共同红线。

在11国名单中,伊朗的缺席格外引人注目。作为叙利亚政府的重要支持者,伊朗在叙利亚内战中投入巨大,与俄罗斯共同支撑巴沙尔政权。然而此次联合声明却将伊朗排除在外。这一现象背后,是逊尼派主导的中东国家对伊朗影响力的深度警惕。

沙特、阿联酋等国虽反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但同样担忧伊朗通过“抵抗之弧”扩张势力范围。土耳其虽与伊朗保持往来,却在叙利亚北部扶持反对派武装,与伊朗支持的力量形成对峙。更深层看,11国联合声明实质是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集体身份重塑。他们试图在叙利亚问题上发出共同声音,既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也排斥伊朗的深度介入。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在与美国国务卿通话时强调的“尊重叙利亚独立和主权”,正是这种立场的明确表达。

约旦作为此次联合声明的发起国,其角色最为微妙复杂。宣言中高调反对外国干涉,但约旦自身却是叙利亚事务的重要参与者。2025年6月,约旦与叙利亚边境爆发冲突,造成6名约旦士兵死亡。约旦随后将边境划为军事禁区,并暂停人道主义救援活动。约旦信息部长当时强硬表态:“我们不会允许叙利亚成为恐怖主义的跳板。

”约旦还多次越境打击叙利亚境内目标,旨在切断伊朗经叙利亚向黎巴嫩真主党输送武器的通道。这种军事行动与联合声明中“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形成鲜明对比。约旦的困境代表了许多中东国家的两难处境:既反对以色列的军事扩张,又不愿看到伊朗势力坐大;既主张尊重叙利亚主权,又因安全关切不得不采取越境行动。这种矛盾心态使联合声明的实际效果存疑。

叙利亚政府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7月17日宣布,将苏韦达省安全责任移交给当地各派及德鲁兹领导人。这一决定实质承认了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全国的局面。叙利亚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俄罗斯在赫梅米姆基地保持军事存在,但避免直接介入南部冲突;美国虽表态“不支持以色列最近的袭击”,却持续提供以色列军事援助;土耳其则同时在北部支持反对派武装又暗中援助库尔德力量。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7日回应叙利亚局势时强调:“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不应采取任何导致局势升级的行动。”这一表态与国际社会普遍共识相呼应,但在当前复杂局势下显得尤为艰难。叙利亚的重建进程遥遥无期。11国声明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叙利亚重建,但缺乏具体方案和资源投入。战火十余年后,叙利亚的国家机器支离破碎,主权更似纸面概念。

叙利亚的处境确实可悲。自2011年内战爆发以来,这个国家已被外部势力瓜分得支离破碎——美国控制东部油田,土耳其占领北部边境,以色列则不断轰炸南部地区。如今,就连所谓的“盟友”也在玩文字游戏,表面上支持叙利亚主权,暗地里却各怀鬼胎。这份11国联合声明,看似是中东国家团结一致的象征,实则暴露了地区政治的虚伪与算计。伊朗被排除在外,约旦扮演双面人,而叙利亚,依然是那个被大国博弈牺牲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