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戈壁滩上铸丰碑:军垦战士用铁锹绘就新疆绿洲传奇

发布日期:2025-08-11 04:18    点击次数:138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门口那尊雕像特别有意思:一个扛着坎土曼的战士,裤腿卷到膝盖,胶鞋沾满泥巴。要不是底座刻着"军垦战士"四个字,外地游客八成以为这是哪个种地的老乡。可就是这群"种地的",用铁锹和十字镐在戈壁滩上画出了整个新疆的农业地图。

石河子市中心这座米黄色建筑里藏着两样宝贝——铁皮水壶和补丁衣服。水壶是1950年代的老货,壶嘴被磕得歪歪扭扭,壶身上密密麻麻全是凹痕。旁边挂着件军大衣,粗棉布面料上打着二十八块补丁,袖口磨得能透光。讲解员说当年战士们的标准操作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看来纯属谦虚,就这使用强度,能把衣服穿成渔网都是本事。

地窝子展区总让年轻游客犯迷糊。有个戴鸭舌帽的小伙子盯着复原场景直挠头:"这半地下室的土坑真是宿舍?"墙上的黑白照片给出答案:二十几个姑娘挤在不到十平米的空间里,床板下长着骆驼刺,被子上落着沙土,合影时却个个笑得见牙不见眼。那时候他们发明了句顺口溜:"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夜来狼嚎叫,风吹石头跑。"苦是真的苦,但没人当回事。

转角处的沙盘模型特别震撼。1949年的玛纳斯河流域还是片灰黄色,等沙盘转到1970年代,绿色棉花田已经连成棋盘格,灌溉渠像银线般纵横交错。有位戴老花镜的大爷在沙盘前站了半小时,突然指着某处对老伴说:"瞧见没?这排白杨树是我们连种的,现在怕是两个人都抱不住。"他手指关节粗大变形,是长期抡坎土曼落下的毛病。

二楼展厅有面特殊的照片墙,两千多张一寸照拼成中国地图。这些面孔有的戴着狗皮帽,有的包着花头巾,共同点是脸颊都有两团高原红。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指着照片问妈妈:"为什么这个奶奶笑得最好看?"她妈妈还没回答,旁边白发老人插话:"因为她种出了全兵团第一亩水稻田。"老人说完掏出手帕,慢慢擦了擦相框玻璃。

最受欢迎的展品是台老式拖拉机,驾驶座上的皮垫裂成龟背纹,仪表盘数字早磨没了。有个穿AJ鞋的男孩爬进驾驶室摆拍,他爸在旁边念叨:"你爷爷当年开同款车,一天耕三百亩地,加油都得掐着秒表。"男孩吐吐舌头,估计在算这得刷多少步数才能达标。

博物馆后院的白杨树林很有意思,每棵树干上都刻着人名和日期。有个系红领巾的小学生正踮脚摸某个刻痕,导游告诉他:"这是王爷爷18岁种的树,现在他孙子都比你高了。"树荫里立着块小石碑,上面就一句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字迹浅得快要消失,像在跟树叶沙沙声玩捉迷藏。

夕阳把博物馆外墙染成蜂蜜色的时候,广场舞音乐准时响起。穿艾德莱斯绸的大妈和踩军胶鞋的大爷跳得格外起劲,有个三岁娃娃举着棉花糖在人群里钻来钻去。二楼窗户边,博物馆老馆长正在调整展柜里的马灯,玻璃映出远处新建的摩天轮。那盏锈迹斑斑的马灯突然亮起来,原来是夕阳打了个漂亮的配合。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