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蔚来财报再干净,又能怎?

发布日期:2025-07-14 14:52    点击次数:75

7月6日,在位于安徽合肥的蔚来智能工厂,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一场直播活动中表示,蔚来一直以来的底色是技术创新,累计研发投入达到600亿元。他谈到,蔚来是全球唯一的在三地上市的汽车公司,蔚来财报里把研发投入计成当期费用钱都亏在明处,资产负债表非常干净。今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蔚来一季度净亏损同比继续扩大至68.91亿元。根据公司历年财报,蔚来累计亏损已破千亿元。新闻来源:界面新闻

只能说,李斌很诚实,但诚实不一定可靠。

李斌说这句话有个背景,蔚来过去三年都没能达成经营目标,且累计亏损超过千亿。面对这种压力,李斌以“钱都亏在明处,资产负债表非常干净”作为回应。

按照李斌的解释,蔚来的亏损集中在研发投入、换电体系建设、全球化布局等“战略支出”上,这些支出是清晰的、可追溯的,没有隐瞒,也不存在“财务上的遮羞布”。

具体来说,“亏在明处”在李斌语境中,指的是蔚来将巨额开支——无论是研发费用、换电站建设、全球营销,还是直营体系支出——全部规范地计入财务报表,公开透明,不做资本化延迟处理,也未借助复杂的关联交易或财务操作。

尤其是研发投入一项,高达600亿。

熟悉财务报表制作的朋友应该熟悉,研发投入在记账时,有两种选择,资本化或者费用化。

资本化即将研发投入计入资产,然后分期摊销,每年仅有摊销部分进入损益表,影响利润水平。当然研发投入资本化是有一定门槛的,但主观解释的空间比较大。

费用化则是将研发投入全部计入损益表,直接影响当期利润水平。

蔚来汽车

“亏在暗处”则完全是另一番操作:所谓“暗亏”,往往表现为隐性债务、非披露合同义务、关联方转移资产、提前确认收入或滞后确认成本等会计操作手法,导致财报表面光鲜,实则埋了不少雷。

举个例子,部分企业将研发投入转化为无形资产分期摊销,短期降低亏损额,但长期若技术未达预期则需计提减值,引发报表“暴雷”风险。

再比如,通过向关联方高价采购零部件、转移亏损业务(如代工厂)或表外融资(如未披露的担保债务)掩盖真实负债水平。

因此,从制度规范和风险披露的角度看,蔚来的“明亏”确实体现了某种财务诚实。

但问题在于,“诚实的亏损”,并不能换来盈利,对于投资人来说,诚实和可靠之间差的是“实实在在的利润”。

蔚来李斌

显然,蔚来的千亿亏损并不能令投资人满意,我们也来一并分析一下,蔚来这么多年到底亏在哪儿了?

根据蔚来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Q1,公司已累计亏损超1 000亿元人民币。我们可以将这笔巨亏大致拆分为以下几部分:

研发投入:蔚来自成立以来累计研发支出约600亿元,占总亏损近60%。这包括自动驾驶、电池技术、平台架构等长期技术储备,是其“高端科技公司”定位的核心支撑。

换电网络建设:截至2025年初,蔚来已铺设超过3 100座换电站,每座成本约300万元,总投入超90亿元。换电体系是蔚来与特斯拉、比亚迪区别化的关键战略,投资成本高也说得过去。

直营体系与销售网络:蔚来坚持自建直营门店、蔚来中心与售后服务体系,避免依赖传统经销商,但也因此承担了更高的人力与固定资产成本。

全球化布局:近年来,蔚来在欧洲市场大举扩张,包括德国、挪威、荷兰等地的线下渠道建设与本地化团队搭建,造成短期资金压力进一步上升。

换句话说,蔚来的亏损更多是一种“投资性亏损”,其合理性取决于未来这些投入是否能带来规模化回报。

蔚来李斌

但是,还是前面提到的问题,投资者真正担忧的并不是亏损的合规性,而是其商业逻辑是否成立、财务结构是否可持续?

这才是蔚来面临的最大问题。

具体来讲,蔚来毛利率偏低,毛利率不足10%,远低于竞争对手;若扣除政府补贴与碳积分,可能更低。

蔚来的运营费用也偏高,占营收比例接近24%,现金流承压明显,截止到今年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剩80.75亿元,相比去年年末下降59.2%,与此同时,其流动负债高达595亿元,已经非常不健康了。

蔚来的产品线也有问题,从主品牌蔚来到子品牌“乐道”“萤火虫”,品牌策略略显激进,但高不成低不就,新品销量拉胯,不仅没有贡献利润,还已进一步拉高研发与市场支出。

而且,蔚来的销量增速也跟不太上,特别是面对特斯拉降价冲击、比亚迪渠道下沉、小米等其他新势力竞争对手的冲击以及全球新能源补贴退坡的背景,蔚来想要在2025年Q4实现单季度盈利,有点难了。

至少从“开源”的角度来说,难以达成,或许只能从“降成本”方面想办法。

蔚来的商业模式确实跟其他竞争对手有区别,其社区运营、换电体系、品牌设计已构建出一定护城河,我们必须承认,蔚来是一家极具品牌势能与用户粘性的公司。

但问题在于:蔚来自研芯片、BaaS电池租赁、NAD自动驾驶系统等,尚未完全形成稳定变现机制;蔚来的用户黏性虽高,但高价车型很难带来所谓的复购,即粘性再高也排不上用场,粘性优势并不明显。

分析了这么多,简而言之就是,蔚来的“明亏”如果不能在2026年前通过新品放量、成本优化与海外盈利转正来验证“变现逻辑”,那么这些投入不也是妥妥的资本黑洞么?

从投资者视角看,真正重要的不是账面是否干净,而是战略是否奏效、亏损能否止血、品牌是否能跑赢同行。

留给李斌的时间不多了。

上一篇:段永平再谈茅台:“大家在害怕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