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均GDP刚过4000美元,两大“定时炸弹”却已埋下
发布日期:2025-10-27 08:09 点击次数:162
朋友圈最近的风向有点怪,前几年大家还在聊怎么润去北欧,这两年画风一转,张口闭口都是all in越南。
仿佛那个东南亚小摩托遍地跑的地方,一夜之间就成了流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好像现在冲过去开个厂,明天就能在胡志明市买大别野,左手咖啡右手红木,财务自由指日可待。
这种感觉,特别像十几年前吹巴西、吹印度,口号喊得震天响,故事讲得跟神话一样,但最后你会发现,神话之所以是神话,就是因为它只存在于故事里。
越南经济这几年的高光时刻,本质上是一场大型的、由中美共同导演的、越南人负责搭台唱戏的真人秀。
但真人秀,总有结束的那一天。
越南之所以能成为资本的宠儿,吃到这波时代红利,核心原因就一个:中美贸易干架,它在中间当了气氛组,顺便捡点大哥们打架时掉下来的钢镚。
所谓的承接产业转移,说得高大上,其实干的活儿,就是一个“快递中转站”。
货从中国发,各种半成品、零部件拉到越南,越南的工人们像玩乐高一样给它组装起来,换个马甲,贴上“Made in Vietnam”的标签,再漂洋过海发往美国。
越南赚的就是个打包费和辛苦钱,真正的硬菜,还在中国老板的锅里。
这套玩法在术语上叫转口贸易,在现实里叫“曲线救国”。对中美双方来说,这都是一个心照不宣的默契。美国那边要对选民有个交代,看,我制裁了,产业链搬走了;中国这边,钱照样赚,只是多走了一步物流,顺便还能把一些低附加值、高污染的环节甩出去,何乐而不为?
皆大欢喜的局面里,越南作为那个“中间商”,自然是盆满钵满。就业率上去了,GDP蹭蹭涨,外汇储备也鼓了,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
但问题是,当中转站,是没法当一辈子的。
你见过哪个快递驿站,最后干成了顺丰和联邦快递?
这个模式的命门,完全攥在别人手里。万一哪天中美关系缓和了,不打了,甚至开始勾肩搭背了,你这个中转站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订单会像潮水一样涌来,也会像潮水一样退去,到时候留给越南的,可能就是一地鸡毛的厂房和一堆嗷嗷待哺的失业工人。
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别国关系的脸色上,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这就像你开的网红餐厅,唯一的卖点是隔壁俩大哥天天在你门口打架,吸引人围观。哪天他们和好了,你的生意也就黄了。
外部的顺风局总有打完的时候,真正决定一个经济体能走多远的,永远是内功。
而越南的内功,修炼得实在有点一言难尽。
第一个问题,就是成本。大家为什么去越南?便宜。人工便宜,土地便宜,啥都便宜。但这种便宜,是有保质期的。
随着经济发展,工人工资要不要涨?土地价格要不要涨?环保要求要不要提高?这些都是必然的。当越南的人工成本涨到一定程度,不再具备碾压性的优势时,那些逐利的资本,会毫不犹豫地奔向下一个更便宜的地方,比如柬埔寨,比如孟加拉。
资本没有祖国,更没有忠诚度。
所以怎么办?唯一的出路就是产业升级。从“汗水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这就要了亲命了。
产业升级靠什么?
靠自己吗?
就那点可怜的工业底子?
别闹了,越南的工业基础,就像一个只学了三年基本功的练习生,突然被资本推上C位。唱跳rap都能比划两下,但让他自己写歌搞原创?对不起,没那个能力知道吧。
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一台机床,越南的制造业高度依赖进口,尤其是依赖中国的产业链。中国的产业链把所有半成品都【喂到嘴里】,越南只需要张嘴嚼两下,咽下去就算完成任务。这种模式虽然舒服,但也废掉了它的自主研发能力。连像样的军工都造不出来,你指望它手搓芯片,或者搞出下一个大疆、下一个宁德时代?这比让国足进世界杯还魔幻。
没有强大的重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作为地基,所谓的经济繁荣,就是建在沙滩上的城堡。风一吹,就散了。这种【瞎积薄发】式的增长,根本经不起周期的考验。
第二个内部问题,更要命,也更隐蔽,就是军队经商。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但现在已经成了越南经济体里的一颗定时炸弹。在越南,军方掌控着从电信、银行到房地产、运输等大量核心产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军队经商这玩意儿,就像给裁判穿上了对方的队服,还让他下场打比赛。你说这球还怎么踢?是吹黑哨还是自己进球?最后的结果就是,比赛乱套,球场变菜市场。
当军队变成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巨头时,它必然会利用自己的特权,去挤压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扰乱市场秩序,阻碍公平竞争。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力,恰恰来自于千千万万个民营企业的创新和冲劲。如果规则的制定者和守护者,自己下场变成了最大的玩家,那还谈什么市场经济?
这个问题不解决,越南的经济天花板就焊死了。你想搞改革,想动军方的蛋糕?对不起,人家手里有枪。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深刻的政治博弈了。
所以你看,越南的经济故事,表面上光鲜亮丽,但你一掀开底裤,发现里面全是补丁。
外部依赖地缘政治的赏饭,内部被低端产业锁定和既得利益集团绑架。
它现在之所以还能高速增长,是因为它的起点太低,人均GDP刚过4000美元,很多深层次的矛盾,都被高速增长的表象给掩盖了。就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个子蹿得飞快,但骨骼、心肺功能其实都没跟上。
等增长一旦放缓,人均GDP到了七八千美元的门槛,中等收入陷阱的各种症状就会接踵而至。贫富差距、社会矛盾、产业空心化,到时候一个都不会少。
所以,越南会是下一个世界工厂吗?短期内,它会是分工链条上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个热闹的加工车间。
但想成为真正的“工厂”,意味着你要有定义标准的能力,有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有完整且强大的工业体系。
这三样,越南一样都不占。
它能做的,就是抓住现在的窗口期,拼命赚钱,拼命积累。
然后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别被那些造富神话忽悠瘸了,与其去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地方淘金,不如老老实实搬砖,毕竟,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才是经历过真正风浪考验的地方。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