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南皮 青春热血 区委书记的抗战岁月
发布日期:2025-10-08 00:19 点击次数:110
#城市里的小众街巷#
烽火南皮 青春热血 区委书记的抗战岁月
1937年。南皮沦陷。日军铁蹄踏破县城。山河破碎。但抵抗的种子已埋下。
王景洪来了。这个山东临邑青年。1938年投身革命。那一年他十六岁。还是个学生。却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他奔赴南皮。任三区、四区区委书记。担起抗日重任。
南皮地处冀鲁边。战略要地。连接华北华中。这里创建了山东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王景洪在此工作。环境残酷。斗争复杂。
• 早期抗日:1937年7月。共产党人马振华等人在盐山县建立“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及救国军。南皮党组织虽曾遭破坏。但革命火种未熄。党员、爱国志士迅速行动。发动群众。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共赴国难。
• 武装斗争:王景洪到南皮时。正值抗战相持阶段。日伪“扫荡”、“蚕食”频繁。他领导区小队。配合主力。开展游击战。南皮人民配合正规军和地方武装对日伪军主要战斗229次。击毙日军1080人。伪军1852人。俘虏日伪军3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物资。
• 智慧周旋:面对强敌。不能硬拼。需用智谋。就像孤胆英雄赵昆仑。铲汉奸。捉特务。神出鬼没。王景洪作为区委书记。需组织领导这样的斗争。发动群众。瓦解日伪。
战友情深。生死与共。王景洪与傅爱农、王路明、霍英等战友在烽火中结下情谊。一张1942至1944年的黑白照片。定格了他们的青春。霍英曾在战斗中救过王景洪。从即将炸塌的屋中拉出他。这份情。王景洪一生铭记。2024年。其子终在南皮烈士陵园找到霍英烈士的墓碑。了却心愿。
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次日。驻南皮日军撤往沧县。9月26日。渤海军区部队发起总攻。全歼伪军600余人。27日。南皮解放。
王景洪和战友们见证了胜利。他后来继续投身建设。但南皮的岁月。永远烙印在心中。他在回忆录《冀鲁边区抗战纪事》中。记录了这段历史。为后人留下鲜活的一手资料。
南皮的红韵。是无数王景洪这样的普通人用热血铸就。他们不是天生英雄。但时代召唤。他们便挺身而出。历史会记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