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美国军官突访白俄罗斯,“意外”观摩俄白军演,用俄语感谢白方邀请

发布日期:2025-10-08 00:16    点击次数:150

根据外媒消息,9月15日,美国军官意外现身观摩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西方-2025”联合军演,并与白俄罗斯军方高层会谈,这事真是让人脑洞大开。

谁能想到,在这样一场本该剑拔弩张的军演现场,居然有美国人来“做客”,还用俄语道谢?

这不光是场意外的互动,更像是一次小插曲,透露出国际关系那层复杂的暗流涌动。

先说说事件怎么来的吧。

15日当天,白俄罗斯国防部长赫列宁亲自带队,带着美国军官包括空军中校布莱恩·舒普逛训练场。

赫列宁那话说得大方:“我们会展示你们感兴趣的一切,想看啥去哪都行。”舒普用俄语回敬了句感谢,握手那一刻从视频里看,气氛还挺融洽。

整个观摩有23个国家的代表在场,包括中国、伊朗、越南这些老面孔,还有北约的土耳其和匈牙利。

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叶夫库罗夫也混在人群里,这场面比想象中热闹多了。

白俄罗斯国防部强调,这次演习史无前例地公开透明,说是为了展示“无威胁”的诚意,支持对话而非对抗。

美方军官虽然没接受采访,但这举动本身就够耐人寻味了。

多方立场上,美白之间这层关系变化值得细品。

美国这边的动静,看起来是想缓和气氛。

9月11日,美国副特别代表科尔刚去明斯克见卢卡申科总统,带了特朗普的亲笔信,还宣布放松对白俄罗斯航空公司的制裁。

科尔说,特朗普希望尽快重开大使馆,恢复经贸往来,这话听着像是要重启对话。

白俄罗斯作为俄罗斯的铁杆盟友,当然得维护自身利益,赫列宁在现场强调“建设性对话”,但背后肯定有算盘——他们和北约国家接壤,波兰、立陶宛那边因为“无人机事件”正和俄罗斯闹得不可开交。

俄罗斯立场就更强硬了,军演本身就是对北约的回应,叶夫库罗夫在场估计也是在示威。

北约其他成员如土耳其和匈牙利派人来观摩,土耳其可能想在东西方间玩平衡,匈牙利一向亲俄,这帮国家态度各异,但都反映出大家不愿把局势推向极致。

再聊聊背景,这事得从历史脉络说起。

白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就一直冰封,2020年卢卡申科连任争议后,美方加大制裁,搞得白俄罗斯更紧抱俄罗斯大腿。

2021年,美白断交大使馆,贸易往来降到冰点。

但今年以来,风向有点变。

9月11日的会谈是关键节点,科尔带信去,宣布放松制裁,这不光是外交试探,还跟全球大环境有关——俄乌冲突让欧洲能源危机加剧,美国需要稳定东欧局势,而白俄罗斯作为缓冲地带,位置太敏感了。

军演“西方-2025”从9月12日开始,覆盖白俄罗斯、波罗的海和巴伦支海,演练内容包括防空和海域控制,正好赶上北约东翼紧张。

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关闭部分领空,就是明证,这场军演本该加剧对立,却被美国军官的“意外”观摩搅局,像是场无声的谈判。

影响链条看,这事件可能拉开美白关系缓和的序幕。

短期内,对白俄罗斯来说,能通过这种公开性军演展示“友好”姿态,或许能换来制裁松动,缓解经济压力——比如航空制裁放松后,他们的国际航班能多飞几条线。

区域上,北约东翼的紧张或缓和,波兰和立陶宛可能得重新评估风险,俄罗斯则得琢磨美国这招是虚是实。

全球层面,如果美白对话深化,可能会影响俄乌冲突的动态,美国重开大使馆能带来更多情报交换,贸易恢复后白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可能增多,间接稳住欧洲市场。

反之,如果这只是表面文章,关系恶化风险更大——想想2014年乌克兰事件后连锁反应,能源价格飙升,粮食危机扩散,这次若不小心,欧洲又得遭殃。

这事儿真让人又惊喜又感慨。

美军官用俄语感谢,那一刻感觉国际关系没那么铁板一块,对话总比对抗强;但背景那些地缘博弈,又让人担心和平多脆弱。

你们是不是在想:后续美白关系能稳住吗?

或许贸易先起来,军演观摩成常态ized,世界少点火药味。

总之,这波操作太提气,证明了通过沟通能化解分歧,我觉得只要各方都放下面子,未来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