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争端再起风浪!菲律宾船只受阻,黄岩岛对峙升级,解放军以何雷重话回应
发布日期:2025-10-08 00:52 点击次数:89
10月下旬,南海黄岩岛外海,又起风浪。多艘菲律宾公务船和渔船靠近泻湖口,现场对峙升级。中国海警使用水炮实施拦阻,菲方说有一人被碎玻璃划伤,并放出受伤照片。事情立刻上了各国媒体的屏。
先把经过说清楚。菲方这次出动约十艘船,其中一艘动作最大、最接近管控线,被重点警示。然后在高压水流下,舷窗玻璃破裂,船上有人耳部流血。菲方开始放图、讲述经过,舆论就朝“要赔偿”的方向走。
这不是头一次了。去年在南海别处也出现水炮拦阻,菲律宾后来对外喊过损失、也提过赔钱。结果呢,场面热闹一阵,实质进展不大。因为这个路子,要走得通不容易。
说到索赔,先看门槛。要拿到钱,得证明对方执法不合法,或者下手过了头,造成明确损害,还得有一个双方都认的裁决渠道。可在黄岩岛周边,中方长期现场管控,取证和叙事都比菲方占先,这就很关键。
再看中方的执法依据。6月15日起,中国海警机关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正式实施,明确了警告、跟监、拦阻、登临、水炮等非致命手段的程序。海警近月来在相关海域多次同步发布现场视频、坐标和时间线。程序上就站得住。
另外,关于生态管控,中方已对黄岩岛及周边珊瑚礁、泻湖口等提出严格保护要求,强调禁入、限行、科研准入申报。不管是谁,要进去就得先打招呼,按规走。闯进来,被执法,话就说在前头了。
这次菲方没有提前通报。公开航迹显示,多次切向泻湖口外的管控线,还伴随抛设浮具、拍摄等动作。同样的动作今年已经出现过几回。中方把它定性为挑衅和干扰执法,这个定性很难在短期内被推翻。
菲律宾国内的舆论也在拉扯。一边要面子,一边怕擦枪走火。白旗画面在网络流传后,挨的骂不少。提索赔,很大程度是对内交代,是往外甩锅的动作。
外部撑腰方面,美国会表态“与盟友站在一起”,还会提同盟条约。可赔钱这种事,美国不会替你掏,也不会替你去和中国打官司。这更多是话筒支持,不是钱包支持。
北京香山论坛期间,解放军退役中将何雷对媒体说了重话:别当出头鸟,别被人当枪使。意思很直白,别替别人去顶在最前头。这话是提醒,也是释放台阶:停手就好,别再往前冲。
同一天,南部战区也放话,要求菲律宾立刻停止挑事,不要引入外部力量升级紧张。再说一句,战区这种“正告式”表态,往往与海上行动配合,既讲原则,也留余地。
把几条线放在一起看:证据在中方手里,程序在中方手里,现场管控也在中方手里。菲方要真把索赔推进到法律层面,会遇到三个卡口:管辖从哪儿来、违法怎么证、损害怎么算。一步迈不过去,后面就走不动。
接下来几周,菲方大概率还会抗议,还会摆受伤照片、摆损坏清单,也会拉盟友站台。中方同样会继续常态化执法,继续放现场视频,继续按程序做笔录、留物证。双方还会在话筒前掰手腕,但海上节奏不会停。
长期闯一次拦一次是常态。如果升级到更多伴航、更多取证设备,海上对峙还会更密。谁先出格、谁先摔盘子,谁就先丢分,这一点双方都很清楚。
夜深了,黄岩岛外海水面反着灯光,海警船甲板上的水迹还没干,执法记录仪的指示灯一闪一闪,远处一条小船顶着白布慢慢被外拖。下一回合,马尼拉是端着“赔单”硬顶上来,还是先把这口气按下去再谋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