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女乘客豪气包车到北京 出租车司机净赚7000元 全程未还价
发布日期:2025-07-13 06:39 点击次数:160
最近,有件事在网上传得挺热闹,说的是一位成都的出租车司机,接了个大活儿,把一个客人从成都一路送到了北京,全程一千八百多公里。
这事儿一出来,好多人第一反应都是“真的假的?”“这也太夸张了吧!”。
确实,在咱们的日常经验里,出租车就是个解决“最后几公里”的交通工具,从家到地铁站,或者从商场到小区。
一下子跨越好几个省,从西南腹地跑到首都,这听起来就像是电影里的情节。
那么,这趟听起来不可思议的旅程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中的花费合不合理?
乘客又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方式出行呢?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件事里里外外说个通透。
事情的主人公,是成都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姓杨。
那天晚上,杨师傅跟平时一样在成都双流机场排队等活儿。
这时候,来了一位年轻的女乘客,开口就说要去北京。
杨师傅当时心里肯定是咯噔一下,估计以为是听错了或者对方在开玩笑。
毕竟,成都到北京,坐飞机两个多小时,坐高铁七八个小时,怎么会有人想着打车去呢?
抱着一种半信半疑,甚至可能有点想“吓退”对方的心态,杨师傅就报了个价:一万零六百块钱。
这个价格一出来,估计咱们大多数人都会倒吸一口凉气,一万多块钱打个车?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但咱们得细细分析一下杨师傅这个报价,它并不是随口乱喊的。
这一万零六百块里,包含了三个部分:车费六千块,返空费三千块,还有过路费一千六百块。
咱们来一笔一笔地算。
首先是六千块的车费,一千八百公里的路程,平均下来每公里大概是三块三毛钱,这个价格对于出租车长途包车来说,其实是在一个比较公道的范围之内。
然后是关键的三千块返空费。
这个费用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但它却是长途客运里最合理不过的收费了。
杨师傅的车是四川牌照,他把客人送到北京后,是不能在北京从事运营拉客的,他必须空车再开一千八百公里回到成都。
这来回就是三千六百公里,路上花费的时间、车辆的磨损、司机的人工成本,都得算进去。
所以这三千块钱,实际上是乘客为司机回程的成本买单,完全合情合理。
最后是一千六百块的过路费,走京昆高速这么长的距离,一路上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加起来,这个数目是实打实的硬性支出,可能杨师傅还给打了点余量。
所以说,杨师傅这个报价,虽然听着吓人,但仔细一算,每一笔都有它的道理,是符合市场规则的,并不是所谓的“天价宰客”。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位女乘客听到这个价格后,连价都没还,非常干脆地就同意了,直接上了车。
这下轮到杨师傅惊讶了,看来这趟活儿是真的。
于是,一场说走就走的千里之行就这么开始了。
接下来大家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杨师傅开的是一辆电车。
很多人一听是电车跑这么远的长途,心里就打鼓了,续航够吗?
充电方便吗?
会不会半路趴窝?
根据杨师傅的说法,他这一路总共充了八次电。
咱们可以简单计算一下,一千八百公里充八次,平均每次充电大概能跑二百二十五公里。
对于一台在高速上行驶的电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真实和正常的续航数据。
这件事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国家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大。
从西南的成都到华北的北京,沿途的主要高速公路上,充电桩的覆盖已经相当完善了,足以支撑起电车的长途旅行,所谓的“续航焦虑”在主干道上已经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这要是放在五六年前,开电车跑这个线路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更有意思的是,杨师傅把这八次充电的时间,变成了自己强制休息和调整的时间。
长途驾驶最怕的就是疲劳,连续开几个小时车,人的反应能力会大大下降,非常危险。
而电车充电需要一两个小时,正好让杨师傅可以下车活动活动、打个盹,保证了整个行程的安全。
他还利用这个碎片化的时间,在手机上就把进京证给办好了。
这又是一个时代的进步。
想当年,办个进京证得提前准备一堆材料,到了进京检查站还得排长队办理。
现在,一部手机、一个APP,几分钟就能搞定。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其实都是我们国家交通网络、能源网络和政务服务网络日益成熟和人性化的体现。
经过三十一个小时的奔波,这辆挂着川A牌照的出租车终于抵达了北京。
乘客在五环外下了车,整个故事里最大的谜团也终于解开了。
这位女乘客之所以选择这种看似“费钱又费时”的出行方式,原因其实很简单:她想出来散散心,但是没带身份证。
我们都知道,现在国内无论是乘坐飞机还是高铁,都实行严格的实名制,没有身份证是寸步难行。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个急于远行的人来说,打车或者包车,反倒成了唯一可行的突破口。
这个理由,也解释了她为什么对一万多的价格毫不犹豫,因为在当时的情境下,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是她的首要需求,价格反而是次要的了。
对杨师傅来说,这趟行程无疑是一次“奇遇”。
五天的时间,除去路上的各种开销,他净赚了七千块钱,这相当于他平时辛辛苦苦跑半个多月的收入。
这笔钱,是对他专业驾驶技术和敢于承接任务的勇气的回报。
完成任务后,他没有马上赶回成都,而是在北京休整了一天,去吃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北京烤鸭,还开着自己那辆在京城街头格外显眼的出租车,去鸟巢转了一圈,被眼尖的网友拍了下来发到网上,也算是为这趟不凡的旅程留下了一个有趣的注脚。
这个故事,表面上看是一个偶然的、带有戏剧性的新闻,但深究下去,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侧面。
它照出了中国经济发展下,一部分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更照出了我们国家强大的基建实力和日益便捷的社会服务体系,正是这“看不见的手”,才让这样一场千里走单骑的特殊旅程,能够如此顺畅和安全地完成。
上一篇:上海浦东新区护理院有哪些,2025浦东新区比较好的护理院推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