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德国外长取消访华计划!台海表态引关注,中方策略显态度调整

发布日期:2025-11-21 06:28    点击次数:127

10月26日,柏林。德国外交部对外通报:外长取消原定当天启程的访华行程。通报里的说法很直接,原因是“无法在北京安排足够多、足够有意义的会谈”。他近期关于台海的强硬表态,已经在两边的舆论里挂了好几天。

按照德方的解释,这样的访问“缺乏合理性”,所以不去。话说得客气,但圈里人都懂,这就是场面话。因为这个,大家看到的其实是另一个信号:中方用会见层级和数量,给出了很明确的态度。

再往前看几天,这位外长在公合谈到台海,反复提“自由航行”,口头上说支持一个中国,又强调要避免用武力改变现状。结果,媒体把他这段话解读成“台海有事,也是德国的事”。简评一下:把口风提这么高,再来北京谈事,节奏一下就别扭了。

同样要记住一个事实。2024年8月,德国两艘军舰穿过台湾海峡,德方说是走国际水域的例行航行。这一步把距离贴得更近了,中方公开表态克制,但不会装作没看见。这些都被记在账上。

再说德国这两年的对华路数。一边说“去风险”,2023年出了对华政策文件;另一边,机器、化工、汽车还是离不开中国市场。2024年,德国对华货物贸易仍然排在最前列那一档。嘴上和脚下不在一个节奏,这就是现状。

供应链这块也有变。过去两年,中国对镓、锗、石墨等关键材料实行出口许可,对稀土相关技术出口加强管理。汽车、电池、风电的上游都能感到紧。这套做法不是冲着谁,但对依赖度高的德国企业,确实是实打实的压力。

德国军工在加班。为乌克兰和自家补库,莱茵金属等企业订单一个接一个。导引系统、电机、特种合金用到的磁体和材料需求都在涨。这条线同样离不开关键矿物和部件,柏林心里很清楚。

这趟原计划的访华,德方准备带上企业代表和行业协会,想谈供应、也想谈市场准入。路子没错,方式也常见。问题是,话要按顺序说,底线要先摆平,不然门是开不大的。

中方的立场一直公开透明:一个中国不打折,台海不容外部插手;合作的大门常开,欢迎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多沟通。顺序很关键。先尊重,再谈合作,推进起来就顺畅。

德国国内其实也不齐口径。车企反对加征关税,工业界盼稳定;有的政客主张更硬,媒体上声音也杂。这样的混合信号传到北京,自然会让安排从紧,从低。不是不给面子,是不想被“说一套、做一套”套住。

在海上“自由航行”这件事上,德方说关系到繁荣,这没问题,货要走得顺。资本、技术、零部件也要双向流动,同样关乎繁荣。如果一边说通畅,一边设门槛,结果就会打折扣。

欧洲今年对中国电动车加征了临时关税,后续还在谈。中方也有相应举措摆在台面上。掰手腕可以,但总要留出谈的空间。要想拉近距离,就把两边都能调整的地方先动一动。

这次取消访华,不等于断了线。外交的渠道在,工作层面的沟通没停,重启也并不难。关键是下一次安排前,双方把关切写清楚,把分寸拿稳,不必逞一时口快。

柏林外交部新闻室里,灰色讲台上的话筒亮着,发言人念完短短几句声明,记者们低头翻着空下来的行程单,门口的风压得墙上的海报微微抖动。等风小一点,这位外长会不会带着更清楚的态度,再敲一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