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革命星火:杨益三的峥嵘岁月
发布日期:2025-07-21 08:38 点击次数:188
赤坎革命星火:杨益三的峥嵘岁月
杨益三,名常谦,号益三,外号“天蛇六”或“三蛇六”,广东省遂溪县文车村(今属湛江市赤坎区)人,是湛江地区第一位同盟会会员,也是辛亥革命期间广州湾革命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和筹款人。从早年艰苦创业,参与革命斗争,到晚年功成身退,继续经商,他的一生与时代命脉紧紧相连,与国家命运紧紧相伴。
出生于贫农家庭的杨益三,年轻时做过雇工、杂役,卖过豆腐,后来在广州湾赤坎大通街开设“荣兴号”商铺经商。杨益三为人忠厚、讲究义气,广州湾商会成立之后,他便被推选为广州湾商会董事。
杨益三生于1873年,而在1898年,他亲眼目睹法国人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手中强租广州湾,又见证了湛江人民英勇的抗法斗争。年轻热血的他,对清政府的腐败懦弱深感不满,逐渐接受孙中山的共和思想,心中的革命思想逐渐萌芽。
1907年,孙中山派胞兄孙眉(同盟会南方支部副部长)秘密潜入广州湾发展革命力量。孙眉经人介绍结识了杨益三,并住在他的“荣兴号”商铺。在和孙眉的往来之中,杨益三对共和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便宣誓加入同盟会,成为广州湾首位会员,点燃了赤坎革命的星火。
加入同盟会之后,杨益三成为广州湾同盟会机关领导成员,负责筹款工作。他所筹饷银支持了1907-1908年的防城、镇南关、钦廉、上思等6次武装起义,为革命提供重要经济保障。另外,他还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与孙眉发动雷州、高州等地军民起义,推动广东光复。
民国成立后,杨益三因不满国民党内争权夺利,选择弃政从商,继续经营“荣兴号”,并开设“荣昌号”商铺,回归实业救国之路。
最后,杨益三于1924年病逝,享年52岁,葬于湛江麻章西塘乡。其墓园规模宏大,有汪精卫撰写的墓碣、孙科题字“山高水长”等,现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后人在赤坎泰安街建“杨益三纪念堂”以纪念其伟大的革命事迹。
杨益三的革命事迹如黑夜中的火把,点亮了广州湾革命的夜空。他以商人之身,怀救国之志,行革命之路,担当起革命的历史重任。后来人亦当承其志向,传其精神,心系家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字|方圆
初审|冯陈艳
终审|罗丞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