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对中国疆域扩张贡献突出的帝王:这四位稳居前列,你知道是谁吗?

发布日期:2025-08-30 17:00    点击次数:94

《——【·前言·】——》

中国地大物博,这幅地图可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大的,而是一代代皇帝打下来的。有人守土,有人开疆,有人把边界推到极限。

要论谁对疆域拓展功劳最高,不能单凭谁战斗激烈,关键在于谁留下的根基最扎实、时间最长。

在几百位皇帝里,能够荣登榜首的仅限四人,究竟哪些人在中华疆域的形成过程中居功至伟呢?

平定四方的“千古一帝”康熙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可谓是清朝历史上最具传奇的君主。

这位8岁即位的少年天子,在其长达61年的执政生涯里,显露了卓越的用兵之术和治国方略。

1661年康熙即位时,清朝的统治还远未稳固。

身处绝境的境地,年轻的康熙君主并未选择退让,而是彰显了卓越的决断能力。

1683年,康熙派遣大将施琅率领两万精兵跨海征台。

施琅是郑成功的旧部,对台岛地形极为熟悉。

康熙非常明白如何选用人才,他不计较过去的隔阂而大力启用施琅,这一决定直接关系到收回台湾的成败。

海战中,清军在澎湖海域大败郑军,郑克塽被迫投降。台岛回归祖国怀抱,结束了22年的分离状态。

东北方向,沙俄哥萨克不断南侵,在黑龙江流域建立据点。

康熙在1685年和1686年两次发号施令,率军征讨雅克萨城。清军运用火炮,对俄军据点实施猛烈攻击,迫使沙俄在商议时让步。

1689年缔结的《尼布楚合约》明确了中俄东部疆界,维护了我国东北广阔的国土。

西北部的蒙古草原上,准噶尔部落的首领噶尔丹具有极大的欲望,他想要将蒙古各个部落合并,从而创建一个独立的政权。

一六九零年,康熙帝已经五十六岁高龄,他亲自率领军队前往草原中心地带进行作战。

乌兰布通一战,清军火器显威,噶尔丹大败而逃。

康熙帝曾两次亲率大军出征,分别是在1696年和1697年,此举最终迫使噶尔丹选择自尽身亡。随着喀尔喀蒙古的三个主要部落彻底臣服,外蒙古地区正式被纳入清朝的疆域范围之内。

1720年,康熙再次派遣大军入藏驱逐准噶尔势力。

清廷在西藏置办大臣,构建了地方行政架构。青藏高原这个"世界屋脊"从此成为中原疆域中牢不可破的组成部分。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刘彻成为皇帝时年仅十六岁,他在位五十四年期间,大幅度拓展了汉朝的疆域,其范围达到了历史上有过的最大程度。

汉武帝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北方的匈奴。这个游牧民族长期骚扰汉朝边境,掠夺人口财物。

汉武帝下定了消除这一重大隐患的决心。他破例举荐了卫青、霍去病两位年轻将领,授予他们充分的指挥权限和坚实的物资支持。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年纪尚轻,仅二十二岁,便带领一万名精锐骑兵,长途奔袭河西走廊。这次行动被后世誉为军事史上的杰作。

霍去病采用闪电战术,深入敌后直捣匈奴王庭。短短几个月内,匈奴河西部损失惨重,被迫放弃这片战略要地。

汉朝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南边,汉武帝的视线望向了幽深的西南夷地带。那个地方山势高峻,道路艰险,聚集了各种不同的部族,一向是中原帝国难以到达的偏远区域。

前122年,汉武帝派遣赵充国率军征服西南夷。

汉军在这片崇山峻岭中艰难跋涉,克服了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疾病流行等重重困难。

多年征战之后,西南夷各部陆续臣服,汉朝疆域拓展至今日云南、贵州区域。

朝鲜半岛也是汉武帝开疆拓土的重要方向。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以卫氏朝鲜拒绝进贡赋税为借口,派楼船将军杨仆从海上,左将军荀彘从陆地,两路同时发起进攻。

经过激烈战斗,卫氏朝鲜被彻底消灭。汉朝于朝鲜半岛建置乐浪、真番、临屯、玄菟四郡,其疆域由此延伸至东北亚地区。

汉武帝的开疆拓土不仅仅是军事征服,更是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互动,新开辟的区域慢慢融入华夏文明范畴。

“大唐盛世”下的唐高宗

李治是唐太宗的儿子,排行第九,他继承了父亲的雄心壮志,也继承了父亲的治国理念。

649年登基后,这位外表看起来比较柔弱的君主,在长达34年的执政期间,将唐朝的疆域拓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唐高宗所遇的外部状况极为错综。在北方,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并存,它们时常结盟起来对抗唐朝。

西域地带,西突厥部与高昌政权对丝绸之路构成威胁,时常侵扰。北方草原,众多游牧民族或顺从或反叛,边陲地带纷乱不堪。

对付朝鲜半岛诸国,唐高宗采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

他最初联络新罗一同征讨百济,660年百济就此覆灭。随后把主要精力用于对抗实力最强的高句丽。668年,唐军和平壤城外的高句丽军展开最终决战。

这场攻城战持续数月,唐军动用各种攻城器械,最终攻破城池。

高句丽君主遭擒,这个历时七百余年的政权就此覆灭。唐王朝于朝鲜半岛建置安东都护府,委派官员实施直接管辖。

西域经营是唐高宗的另一大成就。

640年,唐军攻灭高昌国,于其地置西州作为行政中心,随后又陆续征服了焉耆、龟兹等西域各邦。

六五七年,西突厥汗国出现分裂与内乱,唐朝皇帝高宗借此机会,派遣将领苏定方带领军队向西进行征讨。

经过激烈战斗,西突厥彻底瓦解,唐朝势力到达咸海一带。

唐高宗在西域建立了安西都护府,这个机构统辖着22个都督府,同时也包括8个州,它的管理区域一直延伸到了中亚地区。

北方草原的经营同样成果斐然。

唐高宗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派遣军队驻守并组织移民开垦。

贝加尔湖成为唐朝的北部边界,草原上建立了众多军镇和烽燧。

南方百越地域,唐高宗派出大军,征讨越南北部及广西南部诸多部族。

唐代在此地带建立了诸多郡县,指派官吏进行管理,华夏文化的触角持续向南方延伸。

“千古一帝”秦始皇

嬴政在13岁时即位称王,这位年轻的君主,凭借卓越的才智和坚定的意志,仅用26个春秋,便成功缔造了中国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局面。

前221年,六国被灭,中华大地第一次在一个政权下实现统一。

统一六国只是秦始皇开疆拓土的起点。

北方的那支匈奴部落,向来是难以消除的祸患,他们作为游牧民族,时常往南侵犯,对刚刚实现统一的内地构成威胁。

前215年,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蒙恬是战国时期的名将之后,精通兵法,善于用兵。

此次北伐运用了步兵与骑兵协同的战法,借助了秦军兵器精良、操练纯熟的特长。

河套之战是此次北伐的重要一场战斗,匈奴的统治者召集了十万个骑兵,打算和秦军进行一场决定性的交锋。

蒙恬巧妙利用地形,在河套平原布下伏兵。激战中,秦军弩箭齐发,匈奴骑兵损失惨重。

数月鏖战之后,匈奴被迫向北方迁徙,河套区域重新被中原政权所掌控。秦朝在此地设置了云中郡和九原郡,并派驻官员与部队进行长期驻扎。

南征百越是秦始皇开疆拓土的另一大手笔。

岭南地区山川险阻,气候炎热,当地百越民族彪悍好战,历来是中原王朝难以征服的蛮荒之地。

前221年统一六国后,秦始皇立即着手准备南征。

此次南进军队之众前所未有,秦始皇召集五十万兵马,沿五条路线向南方行进。

为了解决后勤补给问题,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连通湘江和漓江。

南下的征程极其艰难。秦军需要在密林深处开路,同时还要应对百越部落的激烈对抗。

当地人利用地形优势采取游击战术,给秦军造成很大伤亡。经过三年苦战,百越各部先后被征服。

秦朝于岭南地区置立桂林郡、南海郡及象郡,征调十余万兵民前往驻守。自此,岭南地域便归入中原疆域。

秦始皇的开疆拓土为后世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创立的郡县体系,建造的万里长城,开辟的通路沟渠,皆为后世王朝管理领土的核心财富。

秦朝虽然存续时间很短,仅有十五年便覆灭了,然而秦始皇所创建的统一局面,却深刻地塑造了后续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

《——【·结语·】——》

这四位帝王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开疆拓土。

他们的卓越贡献,宛若不朽的丰碑,屹立于历史长河,为我们遗留下了这方辽阔的土地。

没有他们的非凡智慧和持续奋斗,就不会有中华民族如今广阔的版图。

信息来源:· 《史记》司马迁著,中华书局出版· 《汉书》班固著,中华书局出版· 《新唐书》欧阳修、宋祁著,中华书局出版· 《清史稿》赵尔巽等著,中华书局出版·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国疆域沿革史》顾颉刚著,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