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战俘全招了,俄军放话:若发现一支日本武装分子,不会手下留情
发布日期:2025-09-18 12:06 点击次数:117
近期,俄罗斯公布的一段乌军战俘供词视频,从战俘供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复杂而混乱的局面。
这名乌克兰战俘透露,其所在部队里不仅有德国翻译,还有来自波兰、哥伦比亚、美国、爱尔兰的雇佣军,甚至存在一个由 4 名日本人组成的小队。关键是,这些外国人员并非从事后勤工作,而是与乌军一同训练、并肩作战,尤其在射击技能训练方面得到重点培养。
事实上,俄罗斯并非首次指控乌克兰动用外国雇佣兵。
早在冲突初期,《纽约时报》就曾披露,美国政府默许退役军人以 “志愿者” 身份进入乌克兰参战。西方各国为规避直接参战带来的法律风险和政治压力,采用 “退役、雇佣” 模式,派遣人员参与乌克兰战事。
此次供词中提及的日本雇佣军格外引人关注。日本并未公开允许公民参与对外军事行动,而俄罗斯与日本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这一事件无疑会被俄方重点关注。
在俄罗斯眼中,这些外国雇佣兵不仅是 “非法参与武装冲突” 的实证,更是北约国家在背后操纵的有力证据。公开战俘供词,是俄罗斯在情报战与舆论战中的重要举措,旨在塑造乌克兰作为 “西方代理人” 的国际形象,为自身军事行动争取更多正当性。
从西方媒体对雇佣军报道的遮遮掩掩,到俄方逐步披露的战场情报,我们可以逐渐拼凑出一幅完整的画面:自 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英国、波兰、法国等国的退伍军人陆续投身乌克兰战场,他们凭借专业技能,承担起防空导弹系统操作、电子战干扰、战机维护等关键任务,成为乌军的技术骨干。
战俘供词也暴露出乌克兰军方对外籍雇佣兵协调管理的严重问题。许多雇佣兵抱怨战场混乱、指挥链不清晰,在交火中常被当作弃子。那些从阿富汗、中东战场退下来的老兵,在乌克兰高强度的火力对抗下,也深感力不从心。俄罗斯通过压制乌军通信系统、打击指挥中心、摧毁后勤补给,逐步建立起 “信息优势”,使得乌军在面对俄军无人机、导弹打击时难以招架。
特别是当日本、哥伦比亚等非传统军事介入国家的人员参与作战的消息曝光后,俄罗斯更将乌克兰描绘成 “雇佣兵集合体”。
俄罗斯日前将部分精锐部队从苏梅州、赫尔松调往顿涅斯克,为下一阶段决战积蓄力量。顿巴斯地区的红军城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它是乌军通往双子城的最后防线,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一旦俄军攻克红军城,整个顿巴斯地区的战场格局将被彻底改写。
而对于乌克兰来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用“雇佣”身份参战,虽然短期内能弥补兵力不足,但长期来看却会加剧战争的复杂性和合法性争议。一旦这些外国人被俘,所引发的外交冲突,未必是乌克兰能承受的代价。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下一篇:临安市物流监控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