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想干啥就干啥!”卡塔尔多哈居民质问特朗普承诺!
发布日期:2025-09-18 21:27 点击次数:199
多哈西湾的浓烟早就被夜色吞没,但残留的焦糊味还挂在空气里。那栋巨大的红色围墙建筑,正面被炸开了一道口子,像被掀掉了面皮。灰白色的碎渣从大门口一路堆出来,院子里的烟雾直到黄昏还没散尽。
两架无人机在上空盘旋,一架光纤操控,一架遥控,悬在那儿像长了耐心似的,不停搜寻。后来天黑了,它们干脆为救援队照明,灯光照着废墟,像在对这块曾经的豪宅做最后的解剖。
街口全封,安全部门、民防队、救护车全在位。偶尔能看见附近的居民,探出半个身子望一眼,又迅速缩回去。晚上警察渐渐少了,但刺眼的红蓝灯还在闪,仿佛要提醒所有人,这里发生过和平时代难以想象的事。
卡塔尔自1971年独立以来,从没在本土见过直接的军事袭击。哪怕今年伊朗闹得再凶,他们更多是间接参与,还绑着一个美国的大型军事基地的角色。可这次不一样,炸点选在住宅区,离三所学校不远,还恰好是哈马斯政治局一位成员的住所。
那天是周二下午,全多哈都听到了爆炸声。西湾泻湖地区,接连几次闷响,像有人拆楼,可力度更狠。浓烟直冲天,吓得很多人误以为大战就在眼前。40岁的穆罕默德·阿西姆,那会儿还以为只是一栋房子被推了,直到刷到新闻,才明白是袭击。
被针对的,是正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加沙停火方案的哈马斯领导人。人没死成,但代价不小。六个人丢了命,其中五口棺材盖着巴勒斯坦国旗,还有一口盖着卡塔尔国旗。
葬礼在伊玛目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清真寺举行。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坐在会众最前排,还亲手抚慰了一名哭得稀里哗啦的小男孩。死者里有一名才22岁的内务安全部队下士,巴德尔·萨阿德·穆罕默德·胡迈迪·多萨里。那天,全场的空气沉得好像落了灰。
多哈以前的安全声誉,就像它的海水那么平静,现在被生生打了个窟窿。人们第一次开始认真想,这样的袭击,会不会变成常态。
事发45分钟后,记者和同伴绍卡特·沙菲赶到现场,在外交区外三四个街口停了车,步行500米才看清那栋被炸烂的建筑。当时另一处袭击点还在起烟,现场既紧张又封闭。
卡塔尔方面第一时间表态,要和地区盟友协调应对。接下来几天,西湾的宾馆像开了大型峰会,地区的领导人、王储、总理、部长接连出现在多哈,大多数是来表态站队的。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来了,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也来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表态更直接,他说类似的袭击不会再发生,不过又补了一句,“消灭”哈马斯是“值得的目标”。这话多哈居民听了,既没安心,也没觉得意外。毕竟,六个被袭国家里他们才刚加入名单,可以色列以前想动谁,不也是走自己的节奏?
有当地人干脆说,以色列想干嘛就干嘛,说几句场面话,然后回到老样子。所以特朗普的话,就等着看他有没有动真格的。
在多哈最热闹的城市中心购物中心,有面墙上印着先知亚伯拉罕的祷文“我们的主啊,保佑这片土地安全”。但这几天,这句话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孩子照常去上学,大人按时去上班,可每当有人提起“爆炸”两个字,很多人还是忍不住回头张望。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在袭击发生后,直接去了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对着各国代表讲述以色列袭击多哈、针对哈马斯领导人的经过。他想让国际社会听见,也想让人知道,这次事情和加沙无差别冲突不同,已经踩到了卡塔尔的地界。
更微妙的是,哈马斯领导人幸存下来,这意味着双方的棋局会继续下去。对于很多长期在中东打交道的外交官来说,这种局面最难处理,不像结束,更像刚刚换了个阶段。
有人注意到,当地学校门口的安保明显多了,西湾的街角也新安装了摄像头。商场、餐厅、清真寺门外,全都见不到以往那种放松的景象。就连出租车司机也开始多嘴劝客人,尽量避开外交区一带。
这次袭击让多哈成了战火地图上的一个坐标。在此之前,它是海湾最安全的避风港,现在成了以色列在当周袭击的六个国家之一。那种安全感像被抽走了一块地基,剩下的,是一个所有人都要适应的新现实。
在这些细节里,你能看到冲击力并不来自爆炸声本身,而是它击穿的那层心理防线。多哈人一直觉得战争是远方的故事,可现在他们只要抬头,就能在夜空中看到无人机的闪光。
#热点观察家#
上一篇:断粮百日后,菲律宾破损船只迎来补给,马科斯迅速向中国示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