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A股:币值走高,中国金龙指数创新高,今天市场要上涨3900点?

发布日期:2025-10-08 16:10    点击次数:128

昨夜美股震荡收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却逆势大涨1.3%,突破8540点,创下2022年2月以来新高。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逼近7.15关口,盘中一度触及7.12。这种背离走势并非偶然。市场人士指出,国际资本正在提前布局人民币资产,预期美联储降息将引发全球资金流动格局重构。

尽管美股三大指数小幅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涨,收于8540点上方。该指数追踪在美上市的主要中国公司,其强势表现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回暖。

数据显示,对冲基金正在通过期权市场押注人民币升值。新加坡交易所衍生品数据显示,交易量最大的12月期权执行价为6.94,显著高于当前7.125的交易价格,表明市场预期人民币年底前可能升至7.0甚至更高水平。

外资流入中国资产的趋势从8月开始加速。全球对冲基金当月买入A股和港股的规模创下去年9月以来新高。高盛再次发布报告看好中国市场,认为人民币资产升值趋势已经形成。

人民币汇率近期表现强势。8月下旬以来,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升值至7.12左右,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则升值到7.10附近。这已经是2025年以来人民币经历的第二轮升值周期。

第一轮升值始于5月10日中美日内瓦经贸谈判开启,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从7.21缓慢持续升值到8月20日的7.14左右。第二轮从8月下旬开始,中间价从7.14升值到7.10附近,同期A股快速攻占3700点和3800点。

经济层面上“中升美落”的趋势愈发明显。随着美联储将重启降息,美元大概率继续走弱,而A股牛市吸引更多资金流入,人民币汇率或已进入升值周期。

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概率已超过97%。8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彻底转鸽”,为9月降息做了官方背书。这一变化导致美元指数跌破98关口,推动非美货币走强。

华尔街预测,在美元降息周期开启后,今年年内美元将被动贬值超过10%以上。与美元对标的主要流通货币将面临被动上涨,人民币资产的被动上涨趋势将吸引外资大幅流入,形成美元新的潮汐效应。

若美联储超预期降息50个基点,全球资本市场将迎来大幅波动。国际资本需要寻找新的价值锚定点,人民币资产成为自然选择。

根据EPFR数据,2025年9月第一周,外资净流入中国内地市场约55亿美元,其中股票基金净流入50.2亿美元,且多数为被动型基金。被动型资金的流入表明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系统性配置意愿增强。

北向资金在8月净流入规模显著增加,推动上证综指突破3800点。沪深300ETF交易量较7月增长78%,显示机构投资者正在加大配置力度。

主动型资金在8月下旬出现了自去年10月以来的首次净流入。这一变化很重要,因为主动型资金通常引领市场趋势,而不是跟随趋势。

市场内部呈现明显分化格局。科技成长板块表现活跃,机器人概念股全线爆发。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ETF(562500)放量大涨3.75%,年内涨幅达38.69%,净值创历史新高。

国产算力方向回暖,中科曙光、海光信息股价双双创历史新高。GPU概念股大涨,龙芯中科涨超14%。 这些表现反映了市场对科技创新板块的青睐。

消费等低位方向迎来了补涨行情。 白酒板块大涨是一个明显信号。外资偏好配置中国最具时代特征和全球比较优势的产业,如创新药、港股互联网龙头、英伟达产业链、新能源等。

人民币走强与股市上涨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高盛指出,人民币每升值1%,中国股票可能上涨3%,外资流入与股市上涨形成正向循环。

8月28日,A股总交易量达3万亿元,创历史第四高。寒武纪等科技股因业绩超预期单月涨幅达134%,带动市场风险偏好上升。

华泰证券指出,人民币升值期间港股表现往往优于A股,尤其是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成长风格。这一方面是因为汇率和股市均反映经济预期改善,另一方面,外资流入和企业盈利修复形成双重驱动。

市场成交量保持活跃。8月25日,A股市场开盘后就迎来资金放量上涨,开盘一个小时增量资金高达4000亿,全天预估增量资金达6000亿,预估成交额突破3万亿。

昨天尾盘出现了700亿到1000亿的大资金入场抢筹,方向是科技和部分消费。这些资金在尾盘最后半小时直接买入,给了市场积极的信号。

两融余额变化也值得关注。近期两融余额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仍处在合理区间,尚未出现2015年那样的杠杆泡沫。监管层对场外配资保持高压态势,有助于避免重蹈覆辙。

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以上证指数为例,当前市盈率约在15倍左右,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更远低于2007年和2015年牛市高点时的估值水平。

但不同板块估值分化明显。科技创新板块估值相对较高,部分热门赛道个股市盈率甚至超过百倍;而传统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银行、地产等板块市盈率普遍在10倍以下。

这种估值分化既反映了投资者对不同行业前景的预期差异,也可能隐藏着一定的投资机会。对于估值偏低的传统行业,如果基本面出现改善迹象,可能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

人民币走强的核心动力来自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改善。从经常账户看,7月出口商结汇率从46.1%大幅升至54.9%,创2024年9月以来新高。贸易结汇规模回升至近年高位,净结汇率转正,显示出口企业抛售美元的力度加大。

资本账户方面,主动型外资加速流入A股。境内不含储备资产的国际投资净头寸转正,外汇存款累积,显示跨境资金配置趋于平衡。

深圳计划在港澳发行不超过50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其中大湾区主题债券投向绿色基建和民生项目,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汇率的有序升值离不开政策引导。8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63,为2024年10月以来最强,单周调升291个基点,释放明确的升值信号。

尽管中间价与即期汇率价差扩大,但逆周期因子仍保持在200-300点区间,显示政策层在引导预期与防范单边投机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对于维持汇率稳定至关重要。

展望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在7.10附近实现“三价合一”(中间价、在岸价、离岸价)。 但需要警惕“套息交易”逆转和“恐慌结汇”风险。2024年8-10月曾因套息平仓引发出口商集中结汇,推动人民币跌破7.0。

随着人民币升值趋势确立和外资持续流入,A股市场能否突破3900点已经不再是问题,真正值得讨论的是:在这轮由汇率变动驱动的资产重估浪潮中,哪些结构性机会最值得把握,哪些风险又最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