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那个在雪地里摸黑十公里的7岁孩子,后来把一生的笑声都留给了陌生人,连最后的眼角膜也不例外

发布日期:2025-10-09 00:38    点击次数:138

那个在雪地里摸黑十公里的7岁孩子,后来把一生的笑声都留给了陌生人,连最后的眼角膜也不例外

想起修明炎,总是先想到雪。

1982年冬天,7岁的他跟着拉二胡的父亲,凌晨4点摸黑走10公里去戏班。没手电筒,就借雪地那点反光。有次摔雪坑里,小脚冻僵了,父亲用体温给他焐热,还笑:“以后逗观众,这股冷劲儿就是包袱。”

父亲那时候哪知道,这孩子真把一辈子都搭进去了。

搭档侯震记得汶川地震那会儿,修明炎组织义演,连着表演72小时,直接晕后台了。醒过来拔了输液针又上台:“刚才一摔,地震局说震中改医院了。”观众笑疯了。他晕倒前最后一句话是“道具箱里有我存折,取了添进捐款箱”。

380万,一分没留。

甘肃宕昌县那5个孩子,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收到“笑叔”的汇款。学生王建国说,附言永远是“乐完记得读书”。手写的字很工整,像是想了很久才写下来的。直到孩子们考上大学,媒体才扒出汇款人是修明炎。

他在信里写过:“当年因穷辍学,现在多让人笑一场,就能多换个孩子读书。”

师傅赵世忠胃癌住院,修明炎守了47个夜晚。为了让师傅忘记疼,他把病房见闻编段子:“护士量血压,我说高压100低压60,比我恋爱还稳定。”师傅疼得直不起腰,但听了会咧嘴笑。

陪护日记后来全捐给曲协了。修明炎的理由很简单:“咱这行就该把苦楚化成笑声。”

18岁那年救场,台下坐着马季。他临场发挥:“老师让用‘一带一路’造句,我说老师一带路,我就到厕所。”观众笑得前仰后合。马季拍着他肩膀:“把孩子王演活比当戏精难。”

这话有道理。修明炎好像总在努力把什么“演活”。

2017年收了个瘫痪学徒周铭,改造自家卫生间,每晚教2小时。周铭坐轮椅,他就蹲着陪练。总说:“坐轮椅也能把观众逗得站起来鼓掌。”从来没对外说过这事。

西藏慰问演出那次,高原反应咳血,确诊肺水肿。战士刘志刚记得,他吸氧气讲《高原美食家》,说罐头肉像皮鞋底,“战士们笑得流泪”。军区给他发“雪域文艺尖兵”,转手就给了18岁新兵:“你们守国境线,才是真钢铁包袱。”

最后一周在病床上录《相声结构学》,第17分钟突然停:“重录吧,喘气声太大,不能教技艺还送悲凉。”

弟子们收拾遗物,发现2019年签的器官捐赠协议,还有14年献血记录。最后一页写着:“逗乐的人不该惹哭,但若能留点有用物件,算终极包袱。”

两个人因为他的角膜重见光明了。

数十本笔记扉页都是同一句话:“笑声是苦难的缓冲带。”

那个雪地里摸黑的孩子,用一辈子证明了父亲的话。冷劲儿确实成了包袱,只是包袱里装的,比想象的多。

关于他的故事,细节还藏在捐出去的日记里,藏在受助孩子记忆里,藏在两个重见光明的人的新世界里。

不过这些,也不用全说出来。

雪地反光,够了。

上一篇:淮安烟囱人工拆除 砖混烟囱拆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