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空城之谜 二十四亿投资 为何只剩停车场赚钱?

发布日期:2025-10-10 22:10    点击次数:64

#国庆反向旅行攻略#

空城之谜 二十四亿投资 为何只剩停车场赚钱?

李振华站在大庸古城的石板路上。脚下是一只被踩掉的鞋跟。端午假期单日涌入8.3万名游客的疯狂痕迹。他手里攥着最新报表:三天营收突破3000万元。同比激增38.5%。

而同一时刻。张家界旅游集团财务部的保险柜里锁着一份截然不同的文件:2025年一季度报表显示。大庸古城项目仍净亏损2800万元。

这座耗资28亿元的“巨轮”。正上演中国文旅行业最沉重的实验。

• • •

01 三年亏掉两个上市公司

深夜的张家界旅游集团会议室。投影仪映出触目惊心的折线图。

2019年:盈利4367万元(古城竣工年)。风光无两。

2020年:亏损1.13亿元(疫情爆发)。危机初现。

2023年:亏损1.58亿元(亏损峰值)。债务压力放大。

2024年:亏损1.02亿元。找到问题并试图寻找解决办法。

2025Q1:亏损2800万元。似乎陷入更长久的艰难中无法自拔。

“我们在用传统景区的血供养古城”财务总监张明指着另一组数据:2024年。集团利息支出高达6200万元。超过天门山、宝峰湖等核心景区利润总和。

十年间。大庸古城这艘“文旅航母”吃掉了超28亿元现金。相当于张家界市两年旅游总税收。

当有人在股东会上问及“是否后悔投资”时。董事长赵辉沉默良久:“这是国企的使命。更是转型必经的阵痛。”

• • •

02 仿古建筑里的现代困局

大庸古城的青砖碧瓦下。藏着多重身份危机。

一是定位摇摆。规划图显示其完成三次更名:2016年的大庸古城、2019年的国际旅游度假区、2023年的七十二奇楼。一次比一次更难。

二是内容空洞。2024年OTA上游客对于景区的点评分析显示。“空壳”、“商业化”出现率高达72%。而目前最火和最受消费者认可的竟是其停车场。

三是运营滞后。2024年国庆监控显示。景区瞬时最大承载量在超标200%时。其应急预案2小时后才启动。

文旅行业专家周凯在古城观察三天后。指着空荡荡的戏台叹息:“重金造了‘躯壳’。却忘了注入‘灵魂’。当00后都在元宇宙寻宝时。这里还在卖批量生产的银饰。”

• • •

03 2025年的自救实验

转折发生在2024年深冬。眼看即将被债务压垮。大庸古城开启了破釜沉舟的改革之路。

一是内容革命:与故宫文创团队联袂开发“夜宴大庸”沉浸剧。端午场次门票秒罄。土家姑娘覃琳琳发现。自己绣的西兰卡普纹样。成了年轻人追捧的AR滤镜素材。

二是运营场景再造:引入智慧系统后。商户王老板的酱菜铺发生巨变:“系统告诉我周四下午3点客流低谷。我就搞试吃引流。现在日均销售额翻倍了。”

三是轻资产全面突围:今年3月。当“神秘湘西”IP登陆抖音。单支预告片播放破亿。省文资委负责人向外界证实:“正在谈判股权置换。用文化资源置换部分债务。”

• • •

04 行业通病的典型切片

大庸古城的困境。折射出中国文旅产业的诸多深层矛盾。

重资产依赖症:95%的省级文旅集团资产负债率超60%。地产模式玩不动了。数据资产曙光初现。

体验经济滞后:文旅部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游客二次消费占比不足30%。与发达国家比如日本的70%还有很大差距。

政策导向偏差:某位刚刚失业的规划设计院总工透露:“地方常要求三年打造百亿项目。却忽视市场培育周期”。口号大。落地差。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宋瑞曾指出:“当黄山靠一场‘数字日出’就吸引来百万云游客之时。某些百亿项目还在纠结该建几座牌坊才能挖掘地方文化。这种错位值得警醒。”

• • •

05 未完成的救赎

端午的喧嚣散去。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到来:

一是7.2亿元存量债务的展期谈判进入关键阶段。Q3能否实现单季盈利尚难定论。

二是同质化的危机未解且在不断加剧。湖南目前在建仿古项目就仍超15个。

入夜。沱江两岸亮起盏盏河灯。文化顾问吴教授带着学生沿河采集老船工号子:“债务可能压垮企业。但压不垮真正的文化基因。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仿古建筑”他望着江面闪烁的光影。“而是会讲故事的人。”

这或许正是大庸古城给中国文旅最深刻的启示:当狂飙突进的时代成为过去。唯有沉淀灵魂、敬畏市场、回归体验的项目。才能在漫长的复苏中赢得生机。

文旅的真理

从来不在报表的数字里

而在游客的眼睛里

在他们愿意为什么买单的故事里

• • •

【本文基于公开报道与行业分析,旨在提供文旅投资与运营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