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辽宁走失4岁女童平安找回,山沟草窝中发现,整夜手电与呼喊照亮黑水镇

发布日期:2025-10-25 16:59    点击次数:116

10月17日9时30分,黑水镇的山沟里传来一句“找到了”,40多个小时的悬心终于落地

这之前,夜里只有6℃左右并伴小雨,手电在山脊上连成一排,呼喊声一遍遍从松林与玉米地间传过来,很多人的嗓子都喊哑了

孩子是从面包车醒来后自行下车找奶奶,迷路后睡在草地的

据警方通报,10月15日14时16分许,建平县黑水派出所接到村民求助,4岁的孙女“丁丁”在田间车内午睡时失踪

爷爷说,当时他和老伴把孩子带到地里,看到孩子睡着后就去干活,期间车窗被打开,回头再看人不见了,附近田埂和沟边找了一圈没找到

接警后,公安迅速出动,与消防救援、应急、医疗、乡镇干部、村民组织以及蓝天救援队等力量在周边沟壑、涵洞、草垛、农户院落做拉网式排查

事发地是松林与玉米地交错的丘陵,夜里只有6℃左右并伴小雨

地形复杂、能见度差,天气还时不时淋人,现场很多人把雨披和棉衣叠在身上,脚下是湿滑的土路,手电一照能看到水汽往上冒

内蒙古赤峰狼途应急救援队队长卢晓军说,接到求助后他们立即启动跨省预案,近60名队员火速赶到,带了2架无人机、热成像设备和9辆救援车,车上备着保温毯和棉被,想着一旦找到孩子就得马上保暖

“找人要下沟,不下去看不真切,有的沟挺深,得拽着根绳慢慢下”

他回忆抵达后发现地形比想象更硬骨头,大家分成小组,沿等高线来回扫

公安机关累计组织12000余人次投入救援,9架热成像无人机轮番升空

到16日,省、市支援抵达建平,热成像无人机交替升空,地面民警沿线排查,周边37个村的11033家农户被逐一敲门登记,不落一人、不落一处

晚上八九点,村路边的摊位也亮着灯,有人煮了姜汤,大杯热气端在手里,喝一口能把嗓子暖回来一点

周边居民“刚子”跟朋友下午三点多到现场,他看到村周边的山上、农地里全是找人的人

“山都快踏平了”,这是一位救援者对两夜搜山的形容

到了后半夜开始下雨,大家脚步更快,热成像无人机在远处悬停像亮点,照着沟底和草窝

刚子他们一直找到凌晨三点,体力扛不住了就下山休整,说好第二天再上去接着找

夜里风吹过玉米叶,哗啦哗啦的声音让人分不清是脚步还是风

所有人用最笨的办法——人海与手电——把可能走过的每一米都点亮

17日天刚泛白,黑水镇政府组织的各村党员干部与村民继续搜救,开始“地毯式”推进

村民康先生说,早上不到7点,大家到了各自指定位置,每人间隔几米,排成条带往外推,配合无人机从上空看热斑,各村之间形成闭环,避免出现遗漏

地面队伍也根据地形研判与儿童习惯活动轨迹缩小核心范围,比如先把沟坎、草窝、堆垛这些孩子可能停留的地方优先扫一遍

直到天亮后的“地毯式”闭环搜索,方向被缩小,希望开始靠近

9时30分左右,搜救人员在一处山沟内发现了“丁丁”,她蜷缩在草窝里,意识清醒、体温偏低,脸上有轻微擦痕

现场民警与医护给她保暖、补液,随后紧急送往医院观察

医院的诊室里备着儿童保温设备,护士把额温枪贴在她额头上读数,医生交代先稳定体温再做进一步检查

孩子被发现时蜷缩在草窝里,意识清醒、体温偏低、脸上有轻微擦痕

据多家媒体报道,女童自述是醒来后下车找奶奶,走着走着不认识路了,就在草地睡着,期间无人接触

警方通报显示,女童自述期间无人接触,相关情况仍在进一步核实

这句话对很多人很重要,至少让大家心里松了一口气,但也提醒我们别把疑虑交给猜测,结果要等调查

一次走失,逼出一个现实问题﹕乡野看护的空档有多容易被忽视

在地里干活是常态,孩子在车里午睡也常见

我尤其在意那扇被打开的车窗,它像一个小小的变量,却把故事带去了山沟

这不是指责,是提醒

门窗是否上锁、是否有人在车边守着、孩子醒来会不会第一时间被看见,这些都是能改变结果的细节

田间劳作的节奏很碎,抬头看一眼车,是最不费力的动作

对比城市里的找人流程

在城里,类似走失有时只需20分钟就能找回,监控与网格化是一把快钥匙

比如铁岭县的新台子派出所曾在社区内通过临街监控与网格员微信群同步信息,20分钟找到走失女童;

同月另一例,民警查看实时监控,很快锁定行踪,找回用时同样只有20分钟

乡野没有遍布的摄像头和门禁,靠的是人看人、人喊人,所以组织动员和协同就更关键

这次救援里,我注意到几件温暖的小事

有人把自家孩子穿的羽绒服备在车上,想着万一找到就先套上;

有人把自家院里的手推车空出来,准备运送救援物资;

还有热心商户晚上送了热水和方便面,泡在纸碗里一会儿就鼓起香气

所有微小的善意加在一起,就是那条“把夜点亮”的路

这种时候,谁在队伍里不重要,重要的是队伍一直在路上

孩子在车内午睡,门窗与看护是底线,任何离开都该留下一只眼和一把锁

对家长和老人来说,最实用的做法也许是——车门落锁、车窗留缝但不敞开,安排一人靠近车边在同一视野范围内劳作,孩子醒来第一眼就有人回应;

如果必须离开,至少把孩子带在身边或交给清楚知情的人照看

农忙时节,分工清楚能少很多心慌

这场跨省协同救援也值得被认真看见,它让“找人”这件事不再只是靠运气

从狼途救援队携带的热成像设备,到省市层面调配的9架无人机,再到村民一米一米的队列推进,每一个节点都在缩短时间差

技术不必炫酷,能在关键处起作用就是好技术;

搜索不求漂亮,能稳稳覆盖就是好方法

找到了是最好的结局,但那个“差点”的教训,值得被记住更久

也许我们不能每次都动员上万人和几十架设备,但我们可以把看护的空档补上,把协同的电话多留一个,把“能不能快一点”的想法提前到日常里

愿每一次惊险都止于有惊无险,愿那句“找到了”总是在黎明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