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文旅部紧急提醒避免前往日本?涉台言论成导火索
发布日期:2025-11-24 21:13 点击次数:65
东京街头的银杏叶刚泛起金黄,中国游客预订的返程机票却在批量取消。11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一级提示:近期避免前往日本。这不是寻常的出行提醒,而是一道划在外交与安全之间的红线。
此次警示由两股力量共同推动:一是日本社会治安持续恶化,多起针对中国公民的袭击案件悬而未决;二是日本领导人近期发表涉台挑衅言论,被中方视为粗暴干涉内政。官方明确指出,政治氛围的恶化已直接转化为人身安全风险。中国游客曾是日本旅游业的支柱——今年前三季度赴日人数达748.7万,贡献消费超800亿元人民币。如今,这条经济命脉正因政治裂痕面临冻结。
安全风险从不只存在于街头巷尾。当高市早苗之流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其言论便不再只是外交辞令,而是点燃社会排外情绪的火种。中国政府将政治挑衅纳入旅行风险评估,并非扩大化解释,而是对现实威胁的精准识别。事实上,德国、英国等国早已因美国的极端边境审查和系统性歧视,发布赴美旅行警告。中国此举,是对国际通行做法的对等回应。
有人质疑这是“以民逼政”的过度反制。但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在日本人均消费达27.7万日元,位居前列。这种经济影响力本就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当对方在政治上越界,切断人员往来便成为最低成本、最可逆的反制工具。它不伤及平民,却能精准传导压力,迫使对方权衡言论代价。
旅游警示从来不只是旅行指南。它是国家为公民划出的安全边界,也是对外交底线的公开宣示。当政治风暴席卷民间交流,每一次出行选择都成了无声的站队。保护国民安全,从来不需要道歉;守住主权红线,更不应有犹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