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美国稀土出口激增六倍六百六十%,特朗普态度转变,商讨两项新规

发布日期:2025-07-30 10:10    点击次数:59

这事闹得挺热闹的,中美之间的贸易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到2025年7月下旬,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6月份对美国的稀土永磁体出口一下子飙升到352.8吨,相比5月份的大约46吨,涨了整整660%。这一数字一出,很多人都觉得中美关系似乎缓和了点,毕竟稀土这种东西,中国占了全球供应的主要份额,美国那边一直抱怨供应链不稳定,还得进口。

这次出口突然猛增,明显是贸易气氛转好的信号,可没多久主动权又变了样。7月21号,特朗普的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了句,不着急签完整协议,还硬加了两条新条件:中国不能再买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之前还急着要稀土,现在稀土来了,又开始抬出额外的要求,态度转变得太快,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先聊聊背景吧,中美贸易摩擦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开始闹腾,到了2024年他再度当选,2025年1月20日一上台就继续推行全球关税措施,对大部分国家都开了基础关税,收个10%,对中国最高还抬到145%。这政策一公布,中国4月份就限制出口了镓、锗、锑这些原材料,算是反击。用在半导体和国防上的这些东西,美国的企业马上就叫苦,说库存紧张,电动车和国防产业都受到挺大影响。

到了5月底,日内瓦那场初步会谈里,两边都觉得可以减些关税,中国也放宽了民用稀土磁体的出口限制。这些磁体主要用在电动车电机、风电设备,还有一些国防器材上,美国企业的库存压力立马减轻不少。数据显示,6月份出口猛增之后,美国的供应链也逐渐稳下来,特朗普觉得谈判时的筹码多了,没必要那么着急妥协。

特朗普突然变得更硬气,主要是因为稀土出口量大幅增加让他信心倍增。美国长期在稀土方面吃亏,国内产量跟不上需求,而中国掌控着全球80%的加工能力,短时间内美国还真离不开。这之前中国限制出口时,美国企业的生产线差点停摆。而如今稀土充足,特朗普团队觉得主动权就在自己手里。贝森特也在会上提到,中国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这些交易间接帮了俄罗斯,支持了乌克兰的行动,还违反了美国的单边制裁。中国还占伊朗石油出口的90%以上,这些油料价格低廉,因为制裁,其他国家也不敢出手。

早在2月份,特朗普就提醒普京,要是50天内不结束乌克兰冲突,美国会对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可惜的是,俄美之间的贸易额很低,只占俄罗斯GDP的不到1%,直接制裁效果也不明显,所以他就把目标转向那些买俄油的国家。中国和印度可是主要买家,印度还在布里克斯集团里头,中国更是少不了。特朗普希望能通过这些贸易压力,让中国改变购买路线,转而多买美国的油。毕竟,现在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出口也是相当强劲。

中国反应也挺快的。7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石油进口属于正常贸易,不会受到所谓第三方非法干预。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是单方面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中国没必要配合。商务部还强调,稀土出口只会放开民用部分,军用还是要严加管控。上半年中国的稀土磁体总出口降低了18.9%,降到2.2万吨,6月的出口大涨其实是为了应对美国,属于有针对性的调整,并不是全面放开。走得很稳,没完全让步,只是用稀土这个牌子换来短期的平静,但底线还是没动。

特朗普变脸的背后其实是美国一直在推行的贸易策略。他一上任,就把关税当武器用,最近菲律宾签的协议,把关税降到19%,欧盟和印度还在洽谈中。他觉得用关税可以逼对手让步。这期间,俄罗斯的石油对中国挺重要的,进口量不少,而伊朗的油也更便宜,这些都给独立炼厂提供了选择。特朗普还威胁要再次提高关税,意在切断俄罗斯的资金链,让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同时也希望让伊朗的经济更难搞。这事儿搞起来不太容易啊。

中国的石油进口渠道挺多的,像沙特、伊拉克啥的都在供油。以前对委内瑞拉试过两次征收关税,毕竟中国是最大买家,进口受到一定影响,但也没完全断供。伊朗的油也是靠影子船队绕过制裁卖到中国,最高峰时每天进口量达到1.8百万桶。6月24日,特朗普还发推,说中国还能继续买伊朗油,但希望多进口美国的石油。那会儿中东停火,伊朗没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所以对中国影响不大。白宫也澄清了,说不是放松制裁,只是说海峡开放了。

谈判时间现在推迟到9月,8月1日的截止日期被往后拖了。特朗普团队想要联合欧洲一起施压中国,减少对俄能源的依赖,可欧洲自己还得靠俄气,行动步调不一致。美国国内通胀形势严重,企业们都抱怨关税带来了成本上升。贝森特在国会听证时也表示,贸易调整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特朗普刚好面临中期选举压力,共和党内部对贸易政策也有不同看法。从长远看,这场博弈会影响到全球的能源格局。中国坚持自己的策略,继续向俄伊进口石油,美国却没有加征额外关税。特朗普当政期间,贸易争端可能还会持续,稀土和石油成为尤其关注的焦点。

这事儿挺接地气的嘛,美国老想当老大,特朗普那脾气就是爱用关税吓唬人。不过,中国也不是好惹的,稀土可是咱们的杀手锏,石油进口关系到能源安全。谈判又多了几条条件,听上去挺强势,但真要实施,可没那么容易。特朗普过去还威胁伊朗油买家,结果中国进口没少,都没停下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稀土磁体的整体出口有所下降,但对美国的出口却猛增,表现出精准的反制策略。特朗普团队觉得占了上风,但中国的反应一直很稳,没有乱来。经过这几年贸易战,美国企业的库存已经堆积不少,不过,从长远来看,要实现供应链多元化还得费点劲。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开发稀土矿,但产量还是比不上中国。中国在加工环节的优势十分明显,短期内美国还得依赖进口。至于石油方面,中国推动电动车,减少对油的依赖,未来美国的出口优势可能会减弱。

特朗普又开始炒作石油话题,可能是想顺便打击俄伊的经济基础。俄罗斯靠卖油养军,伊朗靠出口赚維持生活。宣布100%的关税威胁,实际上对买家更有震慑作用。中国在布里克斯国家关系稳固,和俄伊的合作也挺牢靠,贸易用本币,绕开美元制裁。贝森特提到,现在贸易形势不错,接下来会把压力转向别的地方。稀土出口迅猛增长后,美国还不急着签合同,明显是在打心理战。

中国坚持多边原则,不会受到单方面干预干扰。特朗普的政治生涯争议不断,经历过两次弹劾,2020年败选后也不承认。如今在第二个任期内,关注焦点还是在贸易重塑上。美国经济压力很大,关税收入创下新高,达到1000亿,但通胀问题和企业成本都很高。特朗普说政策是为了抢夺利益,但公众的看法各有不同。中国也持续从俄伊进口能源,全球能源格局保持相对稳定。特朗普的某些策略没完全奏效,中国的底气却更足。贸易博弈预计还会持续,稀土和石油成关注点。特朗普变脸速度快,但最终还是要看实力。

稀土不仅关乎贸易,还关系到国家安全。美国虽然想实现脱钩,但现实很难做到。中国出口猛增是短期策略,军用方面没有松懈。特朗普在石油条件上揉合地缘政治,把乌克兰和伊朗的问题也拉进来。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保持稳定,伊朗的影子船队也在活跃。中国持续多元化能源供应,以降低风险。特朗普团队拉拢欧洲,但欧洲内部分歧不少,而且自己依赖俄气能源。谈判延期,给双方腾出空间,但裂痕依旧深。离中期选举不远,党内有人对贸易成本不满。未来来看,中国电动车产业转型会压低石油需求,美国产量面临压力。这场博弈表面看特朗普硬气,实际上中国的底线还算稳固。全球能源市场变化不大,贸易争端还会持续发酵。

考虑到实际效果,美国企业由于稀土出口的增加,得到了不少好处,电动车的生产也开始恢复,军事合同也没有出现延误。不过,特朗普增加了附加条件,给谈判增添了不少难度。中国方面坚守贸易自主的原则,石油进口的策略没有做出调整。俄罗斯和伊朗的经济并没有出现大的崩盘,资金链保持稳定。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作为杠杆,但实际操作起来挺麻烦,二次制裁的实际效果也有限。

中国采用本币进行贸易,绕开美元,布里克斯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特朗普第二任时,政策延续了第一任的风格,但外部环境不一样了,中国变得更强了。稀土出口暴涨只是个开始,而石油条件则成了关键转折点,谈判的结果还得拭目以待。全球都在关注这个热闹,但其实影响到供应链和能源价格。特朗普突然变脸,显示谈判的复杂多变,中国也保持稳健回应,体现出战略的深度。这事还没完,等到9月才会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