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这四点原则,很容易捕捉到困境反转所带来的超额收益
发布日期:2025-09-11 21:42 点击次数:120
前些天,写过关于巴菲特最擅长的其实是捕捉困境反转机会的文章。立刻有位网友评论称困境反转不是一般人玩的,之前有过尝试,结果目标标的最后退市了,实在惨不忍睹,认为只有做指数投资,搏困境反转可能会靠谱点。
坦率讲,搏指数的困境反转肯定是个确定性比较高的思路,可操作性也不错(例如在较低的位置分批投入,或者干脆采取定投模式,等到牛市到来再逐步兑现),但对于希望搏取更高收益的人来说,显然挖掘有困境反转潜力的个股更有吸引力一些。
至于说搏困境反转很难。我想股市中做什么事又不难呢?基本上任何一种投资策略都是有风险的。
寻找超级成长股难道不难?通常情况下,当你觉察到它的成长性时,价格往往早就上了天,而追高本身就是风险最大的一种行为。
潜伏投资不显山不露水的未来成长股,更是难上难,因为历史会告诉你绝大多数蓝图和畅想都是无法兑现的。
真要说退市,理论上讲任何股票都有退市的风险,例如乐视网、康美直接从巅峰就开始陨落,退市这东西和实力、背景、机遇都有很大关系,并不一定是深陷困境的公司就更容易退市。
相反深陷困境、潮水褪去,反而更容易看清公司的真实实力。搏困境反转并不是盲目的,不是说只要股价跌成狗、业绩烂成渣就值得一搏,实际上它应该是一件有规律可循的事。
起码至少得符合以下几点:
1、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产品或服务广为人们所需要。困境反转某种程度上也可形容为王子落难时,首先你要是位王子,才能谈反转的可能,如果一直都很烂,从来就没优秀过,就不能叫深陷困境,那叫垃圾股。
买垃圾股,和搏困境反转其实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
2、拥有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企业和人一样,只有身体机能本身就十分健康,才可能扛过严重伤病的侵袭。
困境中的企业,如果能继续保持低有息负债率,以及稳定的现金流入,那么就更多的底气扛过寒冬期。很多时候企业做不下去,不是被市场不景气所干趴,而是被高负债给压垮。
3、虽然深陷困境,但是公司立足于行业的竞争优势不减。
这一点,巴菲特在关于美国运通的经典案例中有过详细描述,当年美国运通因色拉油丑闻遭遇市场抛弃时,老巴通过观察发现在热门餐厅用餐的人们照常在使用美国运通的信用卡付账,美国运通的旅行支票依然是银行和旅行社的硬通货,似乎完全没有受到丑闻事件的影响,于是判断护城河犹在,大胆地作出了重仓决策。
这一点反映在现实中,最类似的案例就是腾讯,当年反垄断、限制游戏版号、流量见顶等利空闹得是沸沸扬扬,但是人们每天依然离不开微信,喜欢打游戏的,继续王者、吃鸡,该使用支付的,照常使用。所以随着时间推移,最终它还是反转了。
4、股价跌入了低估值区间,确实有便宜可捡。
困境反转最大的魅力就是股价从悲观到乐观,由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所产生的爆发力。因此股价便宜是必要条件,只有现阶段股价确实便宜,未来的超额获利空间才可能有保障。
很多人仅因股价稍微跌了一点点,就开始喊逢低抄底,而不讲时间与空间的共振,实为一种很可笑的行为。当然,便宜与否属于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东,另一种不可取的行为是无论多便宜,都要继续喊还有更便宜的价格,持这种思维也是没法玩的。
结论
如果对照上述四点标准,寻找困境反转标的,成功概率其实是非常大的。不过,很多时候知行合一很难,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还在于是否具备逆向思维和足够的耐心。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