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最怕的事发生,以色列一夜之间风云变幻
发布日期:2025-07-26 06:52 点击次数:58
以色列政坛一夜变天!7月14日深夜,执政联盟中的极右翼政党“圣经犹太教联盟党”(7席)突然宣布退出政府。
短短48小时后,另一关键盟友“沙斯党”(11席)紧随其后,以“政府亵渎犹太经典《妥拉》”为由提交辞呈。内塔尼亚胡的执政联盟席位从68席暴跌至61席,距离丧失议会多数仅差1票。这场政治地震的导火索是一张薄薄的征兵令。
7月初,以色列国防部首次向5.4万名哈瑞迪青年发放入伍通知书,要求这群极端正统派犹太人穿上军装。特拉维夫的征兵中心外,身穿黑袍的哈瑞迪人焚烧通知书,高喊“《妥拉》是我们的铠甲”。警察用高压水枪驱散封锁道路的人群,耶路撒冷街头弥漫着催泪瓦斯的刺鼻气味。哈瑞迪人是谁? 他们为何宁坐牢也不当兵?
在以色列街头,你一眼就能认出他们:男人裹着黑色长袍,头戴宽檐礼帽,鬓角留着螺旋状长卷发;女人穿着高领长袖裙,推着装有六个孩子的婴儿车。这群占人口13.5%的群体,77年来从未碰过枪。
1948年建国时,首任总理本·古里安为换取宗教势力支持,承诺“专心读经等于保家卫国”。如今的哈瑞迪社区如同国中之国。政府每年拨款20亿美元资助他们的经学院,学生从6岁学到40岁,课程只有《妥拉》和《塔木德》,不教数学英语。他们不工作、不纳税,平均每对夫妇生7个孩子,靠每月2000美元生育补贴生活。
更让世俗派愤怒的是:当普通以色列家庭把儿子送上前线时,哈瑞迪青年却在经学院吟诵经文。加沙战场成了矛盾爆发的催化剂。持续21个月的战争吞噬了450名以军士兵生命,创下四十年最高伤亡纪录。
在特拉维夫阵亡士兵纪念墙前,失去独子的母亲用红漆喷下“他们的血在为谁流? ”;预备役士兵举着带弹孔的军装质问:“哈瑞迪的祷告能挡子弹吗? ”内塔尼亚胡被夹在雷区中央。今年5月,他强推新兵役法案:哈瑞迪人服役豁免年龄从26岁降至21岁,征兵率分阶段提高。议会表决时,63票赞成对57票反对,法案险过。
宗教政党当场掀桌,UTJ党领袖怒骂:“这是要掘断犹太信仰的根! ”政治筹码正在急速蒸发。沙斯党退出后,交通部副部长、耶路撒冷事务部长等要职瞬间空缺。
政府文件积压在办公室无人签署,国防军申请弹药补充的公文滞留三天。更致命的是,执政联盟只剩61席,而反对派正虎视眈眈:前国防部长甘茨的“国家团结党”民调支持率已飙升至34%,比内塔尼亚胡的利库德集团高出7个百分点。内塔尼亚胡的私人律师却在计算另一些数字。法庭档案显示,他身背三桩腐败案,若失去总理豁免权,最高面临13年监禁。
7月18日,特拉维夫地方法院突然重启庭审,检察官当庭出示他收受雪茄和香槟的礼单——这些原本被特朗普施压搁置的案件,正随着政治盟友撤离卷土重来。战场成为他最后的护身符。就在沙斯党宣布退出的同一天,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扎米尔突访加沙前线,宣布“已控制75%领土,必须彻底消灭哈马斯”。
胡塞武装的导弹同时落在本·古里安机场,候机楼玻璃被震碎,旅客趴在地上躲避弹片。内塔尼亚胡在防空洞里发表电视讲话:“此刻选举就是背叛! ”宗教政党给了一线喘息机会。沙斯党虽然退出政府,但承诺“暂不推动提前选举”,议会投票时仍可能支持执政联盟。
内塔尼亚胡的办公室彻夜亮灯,部长们带着修改版兵役法案草案进出:传出的妥协方案包括“哈瑞迪人可在宗教学校完成后勤服役”“经学院学生减免50%训练时间”。但街头已等不及交易达成。7月19日,十万世俗民众包围议会大厦,用激光把“耻辱”二字投射在石墙上。人群中央的巨型条幅写着:“要么共享牺牲,要么一起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