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社会主义制度不一定能让中国大胜美国,但至少不会大输
发布日期:2025-11-24 18:55 点击次数:148
陈平的这个观点,社会主义制度不一定让中国大胜美国,但至少不会大输,是在中美国贸易战背景下提出的。简单说,美国那边贸易逆差问题拖了半个世纪,根子在自己过度消费、军费开支太大、靠美元霸权薅羊毛,这些跟中国没多大关系。特朗普想让美国企业回流本土,赚低利润,还让老百姓别买中国便宜货,这等于让狼改吃草,基本不可能。
美国想赢,就得从内部改,可他们知识结构老化,还想复兴煤炭钢铁这些过时产业。中国这边不一样,早几年就开始经济结构调整,对美贸易比重从高位降到可控范围。假如对5000亿商品加25%关税,对中国GDP影响也就0.5%,十年前可不是这样,那时候比例大得多。中国能这么调,是因为制度允许快速改革,包括转旧动能、拥抱高科技和新一轮技术革命。
而陈平觉得,中国干部的学习机制是关键优势。去看看中国学界和政界,那些人知识更新快,不像美国那边卡在1950年代思维。中国不接受美国的安全保护伞,所以金融政策独立,不用像德国日本那样让步。没签广场协议那种东西,美国想卡脖子,中国就自己研发。比方说隐形飞机、预警雷达,美国不卖,中国就搞出来了。
而且社会主义制度给中国留了纠错空间,就算走弯路,也能转回来。长征两万五千里,最后还赢了,这是历史经验。贸易战打下来,美国必输,因为他们改不了根源问题。中国能不能大赢,得看应对,但至少不会大输,依靠制度兜底。
而且中美贸易战从2018年开打,美国加关税,中国反制,一来二去持续几年。陈平在2019年访谈里说过,中国学习速度超过西方创新速度,就能赶上。西方靠创新,中国靠代谢增长论,就是快速吸收消化外部知识,转成自己的优势。
而贸易战本质上是大国兴衰的博弈,美国想逆全球化,拉高壁垒,但中国经济体量大,内部市场深,能扛住。陈平分析,美国新自由主义政策失败了,减税削福利,基础建设跟不上,导致国内问题堆积。相比之下,中国混合经济模式,融合社会主义分配和市场竞争,活力更强。
2020年疫情来了,美国底层抢集装箱,中国防控得力,经济恢复快。陈平那时候在视频里说,中国只赢了半场,下半场警惕金融战。美国大选后,拜登上台,贸易政策没大变,继续科技封锁。中国这边加速自主创新,芯片、量子计算这些领域投入大。
陈平指出,美国国内政治分裂,时间视野短,中国长远规划,制度上占优。2021年,他比较中美政治会议,美国国会乱哄哄,中国两会团结更加高效。
而快进到2023年,贸易战升级成科技战,美国禁运高端芯片,中国华为麒麟芯片突破,证明了自力更生。陈平在复旦讲座里讲,新自由主义是西方神话,中国经济亮眼答卷靠的就是制度自信。
西方资本主义空想多,忽略武力在贸易中的作用。中国道路吸取中外经验,避免极端。2024年,美国通胀高企,中国出口转向“一带一路”国家,分散风险。陈平建议分而治之,加强和美国加州等地方合作,绕开联邦阻力。
现在2025年了,贸易摩擦还在,但中国经济韧性强。美国过度扩军,债务堆山,中国军费控制好,专注发展。美元霸权摇晃,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中国没走西方老路,避免了金融危机那种大起大落。
因此,陈平的观点不是空谈理论,社会主义不神话大胜,但实打实防备大输。贸易战七年,中国没崩,美国问题更多。未来,中国继续改革,拥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