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首相官邸被示威群众围堵,示威者高喊下台和道歉,反映日本社会矛盾依旧尖锐
发布日期:2025-11-24 22:54 点击次数:61
你说,一个国家,明明经济总量摆在那里,可老百姓的钱袋子却越来越瘪,物价蹭蹭往上跑,工资却像蜗牛爬,这种日子谁能不憋屈?我这几天刷手机,老看到日本那边的消息,心里真是替他们那些普通人捏了把汗。
这两年日元跌得真是让人惊掉下巴,美元兑日元汇率都跑到150以上去了,最近甚至一度逼近160大关。我查了下外汇市场数据,路透社和彭博社这些主流媒体都天天盯着。你前几年日元兑美元还在110左右晃荡,现在一下子贬了这么多,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粮食,很多都要靠进口。汇率一贬,进口成本直接就上去了,那东西到了超市,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
你看日本总务省那边发布的数据,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从去年开始,就好几个月都稳稳地超过2%了,甚至有些月份都快到3%了。对于一个长期习惯了低通胀甚至是通缩的国家来说,这数字绝对算不上“温和”。日本央行那边呢,真是耐得住性子,眼看着全球主要经济体都轮番加息,他们还在那儿咬着牙搞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嘴上说要实现2%的通胀目标,可实际上,这种“放水”的后果,最终都是普通民众在买单。他们可能是想用日元贬值来刺激出口,可这就像个双刃剑,砍伤了消费者的购买力。
更让人觉得扎心的是,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每月劳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在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后,日本的实际工资已经连续十几个月同比下降了。也就是说,就算名义工资可能涨了一点点,但因为物价涨得更快,大家实际能买到的东西反而少了。你拼死拼活上班,每个月忙到脚打后脑勺,发现自己手里的钱反而越来越不值钱,购买力还不如以前,这谁能受得了?这种感觉,不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被收割”吗?
我前段时间看一些日本媒体的社会调查,发现他们年轻一代对未来其实挺迷茫的。经济不景气这么多年,社会结构固化,向上流动的机会就那么多,现在连最基本的生活成本都在飙升。我昨天看到雅虎日本新闻上那些评论,很多年轻人都在抱怨日子难过,看不到希望。你想,当一代人甚至好几代人都觉得自己看不到出路的时候,那种怨气和不满积累起来,是挺吓人的。
这种社会情绪,很容易被各种政治力量利用。大家都是想过好日子,谁不想呢?当现实跟预期差太远的时候,人们就容易去寻找那些“简单粗暴”的答案,去相信那些给出“快速药方”的政客。至于这药方管不管用,会不会有严重的副作用,那时候可能就没那么多人去仔细分辨了。看看岸田文雄内阁现在那个支持率,真是跌跌不休。我看日本广播协会NHK的民调数据,好几次都跌到25%的危险线附近了。这其中,经济问题绝对是压在他们头上的大石头。他们要怎么给民众信心,怎么去解决这些实实在在的民生难题?这可不是靠喊几句口号就能糊弄过去的。
当一个国家,它的人民连最基本的生存压力都越来越大的时候,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努力和回报越来越不成正比的时候,你说,他们会选择继续沉默和忍耐,还是真的会选择站出来,去推动一些改变,哪怕是看起来有点“不寻常”的改变呢?这问题,可不光是日本政客要好好想想,也是我们这些旁观者,看着他们下一步会怎么走,心里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